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100433B
主要完成人:程宝坪、吴国林、胡家琴、邱凡、陈世民、刘海东汪洋、郭寒竹、张惠民、马国林
主要完成单位:中建二局深圳南方建筑公司、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中国建筑二局安装公司、中国建筑二局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中国建筑二局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唐山中建工程技术研究所
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由薄壁钢管内浇注混凝土经离心成型的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 新型的钢一混凝土复合结构,不但可以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又可克服这两种材 料在各自单独...
计算钢管混凝土高层造价一般需要考虑结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施工管理费、利润、税金等各项费用。
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合理采购材料、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质量等方式来降低钢管混凝土高层造价。
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节点形式介绍
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节点形式介绍——近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得越来越多,为了使设计人员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节点型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将节点分成了刚性、半刚性和铰接三种型式,并且简明地介绍了各种节点的受力特点及工程实例,以利钢管混...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方案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方案 1.0 工程概况 1.1 由中建二局承建的深圳赛格广场是一座以高科技电子配套市 场为主,集办公、会展、商贸、金融、证券、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 多功能、智能型超高层建筑。该工程占地面积 9653m2 ,建筑面积 171203 m2 ,地上 72层,直升飞机停机坪标高 291.60m,建筑物总 高 353.80m,地下 4层,深 19.5m。结构采用有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 构成的框筒结构体系。平面呈八角形的塔楼沿周边布臵了 16根钢管 混凝土外框柱,直径由下而上分别为 1.60m,1.50m,1.40m,1.30m, 核心筒每边布臵 8根直径分别为 0.80 米和 1.10 米的钢管混凝土柱和 钢梁连接形成框式筒壁结构。见下图: 核心筒柱 塔楼结构平面示意图 核心筒框架梁 外框柱 核心筒内纵横两个方向各布臵了 4道劲性混凝土剪力墙, 使核心 筒形
近日,北京市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超高层泵送顶升施工钢管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专家验收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具有显著的创新性,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顶升大流态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指标和可泵性控制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超高层泵送顶升施工钢管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是高强公司在北京市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独立承担的技术创新项目,通过两年的研究,项目如期结题,取得丰硕的成果。验收会上,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报告,审查了有关验收资料,经过质询与讨论,认为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规程和工法技术先进可行,为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可以为高层建筑、大型厂房基础以及大跨度结构工程顶升施工钢管混凝土提供材料设计与施工指导,并成功应用于实体工程,解决了钢管与混凝土脱空的技术难题。借鉴国际现代混凝土流变研究技术和成果,在顶升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技术控制和研究方面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该项目的顺利验收,标志着高强公司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钢管混凝土顶升施工控制技术的掌握,为高强公司填补了该领域技术空白,增加混凝土新技术品种,为后续承揽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基础以及大跨度市政桥梁工程顶升施工钢管混凝土奠定坚实技术基础。顶升施工钢管混凝土不仅是一种特殊施工工艺的混凝土,还蕴含了混凝土可泵性、自密性以及微膨胀等多个技术热点或技术难点。该技术的成熟掌握标志着公司在混凝土泵送控制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调控技术以及高强混凝土补偿收缩控制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主要符号
第1章绪言
1.1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1.2钢管混凝土的发展
1.2.1钢管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1.2.2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3钢管混凝土的应用
1.4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2章结构材料和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2.1引言
2.2材料
2.2.1钢管及连接材料
2.2.2混凝土
2.2.3钢管混凝土
2.3钢管混凝土的刚度
2.3.1轴压刚度
2.3.2弯曲剐度
2.3.3剪切刚度
2.4钢管混凝土设计的一般原则
2.5小结
第3章构件承载力计算
3.1引言
3.2计算原理简介
3.2.1轴心受力构件
3.2.2纯弯构件
3.2.3纯扭构件
3.2.4横向受剪构件
3.2.5压(拉)弯构件
3.2.6压扭构件
3.2.7弯扭构件
3.2.8压弯扭构件
3.2.9压弯剪构件
3.2.10压弯扭剪构件
3.3格构式构件承载力计算
3.4长期荷载影响的验算方法
3.5钢管初应力影响的验算方法
3.6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承载力计算
3.7尺寸效应影响分析
3.8规程比较
3.8.1引言
3.8.2一般规定
3.8.3计算结果比较
3.9小结
第4章抗震计算
4.1引言
4.2梁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
4.2.1圆钢管混凝土
4.2.2方、矩形钢管混凝土
4.3滞回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4.3.1钢管混凝土荷载一变形滞回关系的特点
4.3.2弯矩-曲率滞回关系的影响因素
4.3.3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滞回关系的影响因素
4.4弯矩-曲率滞回模型
4.4.1圆钢管混凝土
4.4.2方、矩形钢管混凝土
4.5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滞回模型
4.5.1圆钢管混凝土
4.5.2方、矩形钢管混凝土
4.6构件位移延性系数
4.7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
4.7.1带钢管混凝土边柱的混合结构剪力墙
4.7.2钢管混凝土框架一核心剪力墙混合结构
4.8小结
第5章耐火极限、防火保护和火灾后的修复加固
5.1引言
5.2计算原理概述
5.2.1耐火极限和防火保护层厚度
5.2.2火灾作用后的极限承载力
5.3耐火极限实用计算方法
5.4防火保护层厚度计算
5.5火灾作用后极限承载力和残余变形计算
5.5.1承载力影响系数
5.5.2残余变形
5.6防火构造措施
5.7抗火设计和火灾后修复加固方法讨论
5.8小结
第6章节点构造与设计
6.1引言
6.2节点基本类型和研究现状
6.2.1钢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
6.2.2钢筋混凝土梁(板)-钢管混凝土柱节点
6.3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
6.3.1粘结强度
6.3.2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
6.3.3粘结强度的验算方法
6.3.4平均粘结应力一相对滑移简化模型
6.4节点构造措施及计算方法
6.4.1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构造措施
6.4.2其他节点的构造
6.4.3加强环节点的计算方法
6.4.4其他节点的计算
6.5小结
第7章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
7.1引言
7.2采用高性能材料的钢管混凝土
7.2.1采用高强钢材的钢管混凝土
7.2.2采用高强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
7.2.3采用自密实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
7.3薄壁钢管混凝土
7.4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
7.5FRP约束钢管混凝土
7.5.1FRP约束钢管混凝土的轴压性能
7.5.2FRP加固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的静力性能
7.5.3FRP加固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的滞回性能
7.6钢管再生混凝土
7.7小结
第8章制作、施工与质量控制
8.1引言
8.2一般规定
8.3钢管的制作和施工
8.4混凝土的施工
8.4.1混凝土的浇筑方式
8.4.2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8.5验收
附录A各规程的承载力设计公式
A.1《BuiIdingcoderequirementsforstructuralconcreteancIcommentarlv》ACI(2005)
A.2《Recommenolationsfordesignandconstructionof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structures》AU(1997)
A.3《S19ecificationforstructuralsteelbuildings》AISC(2005)
A.4《Steel,concreteandcompositebridgesPart5:Codeofpracticefordesignofcompositebridges》BS5400(2005)
A.5《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
A.6《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3-51-2003
A.7《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5085-1999
A.8《Designofsteelanolconcretestructures-Part1-1:Generalrulesandrulesforbuilding》EC4(2004)
A.9《战时军港抢修早强型组合结构技术规程》GJB4142-2000
附录B计算例题
B.1引言
B.2格构式柱承载力验算
B.3单肢柱承载力验算
B3.1圆钢管混凝土构件
B3.2方钢管混凝土构件
B3.3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
B.4长期荷载作用影响验算
B.5施工引起的钢管初应力影响验算
B.6滞回模型计算
B.6.1弯矩-曲率滞回模型
B.6.2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滞回模型
B.6.3构件位移延性系数计算
B.7防火保护层厚度计算
B.7.1圆钢管混凝土柱
B.7.2方钢管混凝土柱
B.7.3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B.8节点计算
B.8.1圆钢管混凝土
B.8.2方、矩形钢管混凝土
B.9收缩计算
参考文献
主要符号
第1章绪言
1.1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1.2钢管混凝土的发展
1.2.1钢管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1.2.2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3钢管混凝土的应用
1.4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2章结构材料和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2.1引言
2.2材料
2.2.1钢管及连接材料
2.2.2混凝土
2.2.3钢管混凝土
2.3钢管混凝土的刚度
2.3.1轴压刚度
2.3.2弯曲剐度
2.3.3剪切刚度
2.4钢管混凝土设计的一般原则
2.5小结
第3章构件承载力计算
3.1引言
3.2计算原理简介
3.2.1轴心受力构件
3.2.2纯弯构件
3.2.3纯扭构件
3.2.4横向受剪构件
3.2.5压(拉)弯构件
3.2.6压扭构件
3.2.7弯扭构件
3.2.8压弯扭构件
3.2.9压弯剪构件
3.2.10压弯扭剪构件
3.3格构式构件承载力计算
3.4长期荷载影响的验算方法
3.5钢管初应力影响的验算方法
3.6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承载力计算
3.7尺寸效应影响分析
3.8规程比较
3.8.1引言
3.8.2一般规定
3.8.3计算结果比较
3.9小结
第4章抗震计算
4.1引言
4.2梁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
4.2.1圆钢管混凝土
4.2.2方、矩形钢管混凝土
4.3滞回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4.3.1钢管混凝土荷载一变形滞回关系的特点
4.3.2弯矩—曲率滞回关系的影响因素
4.3.3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滞回关系的影响因素
4.4弯矩—曲率滞回模型
4.4.1圆钢管混凝土
4.4.2方、矩形钢管混凝土
4.5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滞回模型
4.5.1圆钢管混凝土
4.5.2方、矩形钢管混凝土
4.6构件位移延性系数
4.7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
4.7.1带钢管混凝土边柱的混合结构剪力墙
4.7.2钢管混凝土框架一核心剪力墙混合结构
4.8小结
第5章耐火极限、防火保护和火灾后的修复加固
5.1引言
5.2计算原理概述
5.2.1耐火极限和防火保护层厚度
5.2.2火灾作用后的极限承载力
5.3耐火极限实用计算方法
5.4防火保护层厚度计算
5.5火灾作用后极限承载力和残余变形计算
5.5.1承载力影响系数
5.5.2残余变形
5.6防火构造措施
5.7抗火设计和火灾后修复加固方法讨论
5.8小结
第6章节点构造与设计
6.1引言
6.2节点基本类型和研究现状
6.2.1钢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
6.2.2钢筋混凝土梁(板)—钢管混凝土柱节点
6.3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
6.3.1粘结强度
6.3.2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
6.3.3粘结强度的验算方法
6.3.4平均粘结应力一相对滑移简化模型
6.4节点构造措施及计算方法
6.4.1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构造措施
6.4.2其他节点的构造
6.4.3加强环节点的计算方法
6.4.4其他节点的计算
6.5小结
第7章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
7.1引言
7.2采用高性能材料的钢管混凝土
7.2.1采用高强钢材的钢管混凝土
7.2.2采用高强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
7.2.3采用自密实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
7.3薄壁钢管混凝土
7.4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
7.5FRP约束钢管混凝土
7.5.1FRP约束钢管混凝土的轴压性能
7.5.2FRP加固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的静力性能
7.5.3FRP加固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的滞回性能
7.6钢管再生混凝土
7.7小结
第8章制作、施工与质量控制
8.1引言
8.2一般规定
8.3钢管的制作和施工
8.4混凝土的施工
8.4.1混凝土的浇筑方式
8.4.2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8.5验收
附录A各规程的承载力设计公式
A.1《BuiIdingcoderequirementsforstructuralconcreteancIcommentarlv》ACI(2005)
A.2《Recommenolationsfordesignandconstructionof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structures》AU(1997)
A.3《S19ecificationforstructuralsteelbuildings》AISC(2005)
A.4《Steel,concreteandcompositebridgesPart5:Codeofpracticefordesignofcompositebridges》BS5400(2005)
A.5《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
A.6《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3—51—2003
A.7《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5085—1999
A.8《Designofsteelanolconcretestructures—Part1—1:Generalrulesandrulesforbuilding》EC4(2004)
A.9《战时军港抢修早强型组合结构技术规程》GJB4142—2000
附录B计算例题
B.1引言
B.2格构式柱承载力验算
B.3单肢柱承载力验算
B3.1圆钢管混凝土构件
B3.2方钢管混凝土构件
B3.3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
B.4长期荷载作用影响验算
B.5施工引起的钢管初应力影响验算
B.6滞回模型计算
B.6.1弯矩—曲率滞回模型
B.6.2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滞回模型
B.6.3构件位移延性系数计算
B.7防火保护层厚度计算
B.7.1圆钢管混凝土柱
B.7.2方钢管混凝土柱
B.7.3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B.8节点计算
B.8.1圆钢管混凝土
B.8.2方、矩形钢管混凝土
B.9收缩计算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