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绪论
1.1 波纹腹板的启示
1.2 波纹腹板H型钢的提出
1.3 波纹腹板钢梁的结构特征
1.3.1 波纹腹板的主要结构形式
1.3.2 腹板的高厚比
1.3.3 腹板对翼缘板的影响
1.4 波纹腹板H型钢梁和普通H型钢梁的比较
1.5 波纹腹板H型钢梁的应用
1.5.1 波纹腹板H型钢在国外的应用
1.5.2 国内工程概述
1.6 波纹轨腰钢轨的研究背景
1.7 波纹轨腰钢轨的提出
2 波纹轨腰钢轨的力学性能研究
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1 基本假设
2.1.2 材料选取
2.1.3 有限元模型
2.2 波纹轨腰钢轨与普通钢轨动力学性能比较
2.2.1 钢轨轨头中应力、应变及位移分布
2.2.2 横向载荷的影响
2.2.3 速度的影响
2.3 波纹轨腰钢轨的静力学测试实验和数值模拟
2.3.1 波纹轨腰钢轨的静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2.3.2 波纹轨腰钢轨的静力学测试实验
3 波纹轨腰钢轨的屈曲分析
3.1 波纹钢轨屈曲的简化计算
3.2 钢轨屈曲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3.3 模态分析
3.4 谐响应分析
4 齿形辊辊型曲线设计
4.1 概述
4.2 辊型曲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4.2.1 基本假设
4.2.2 构成波纹轨腰的曲线
4.3 轧辊辊型曲线设计
4.4 齿形辊辊型参数
4.5 齿形辊的周期对正装置
5 波纹轨腰钢轨轧制模拟和轧制实验
5.1 概述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创建实体模型
5.2.2 单元的设置
5.2.3 材料属性设置
5.2.4 网格划分
5.3 边界条件的处理
5.3.1 创建PART,定义接触
5.3.2 约束的处理
5.3.3 载荷的处理
5.3.4 摩擦模型的建立
5.4 质量缩放
5.5 求解控制
5.6 计算结果分析
5.6.1 咬入条件分析
5.6.2 轧制变形区
5.6.3 延伸系数
5.6.4 前后滑区
5.6.5 单元的应力、应变分析
5.6.6 轧制力分析
5.7 波纹轨腰钢轨热轧过程实验研究
5.7.1 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
5.7.2 波纹轨腰钢轨热轧实验过程
5.7.3 波纹轨腰钢轨热轧实验结果
6 波纹轨腰钢轨组织演变模拟和实验
6.1 波纹轨腰钢轨组织演变模拟
6.1.1 边界条件设置
6.1.2 模拟组织结果分析
6.2 波纹轨腰钢轨组织性能实验研究
6.2.1 样品的选取
……
7 波纹轨腰钢轨结构优化设计及形式探索2100433B
《波纹轨腰钢轨开发与研究》共分7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波纹轨腰钢轨提出的背景;第2章研究了波纹轨腰钢轨的力学性能;第3章研究了波纹轨腰钢轨的屈曲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第4章设计了轧制波纹轨腰钢轨的轧辊辊型曲线;第5章对波纹轨腰钢轨的轧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并分析了波纹轨腰钢轨的轧制特点和各种工艺参数对轧制力的影响;第6章对波纹轨腰钢轨的微观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第7章提出了两种更便于实际应用的钢轨结构,并对波纹轨腰钢轨的波纹参数进行了优化。
套起重机钢轨定额比较合适
顶宽73mm,底宽150mm,高度176mm,腰厚16.5mm。上海颢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专业供应DIN536 德标钢轨 A55,A65,A75,A100,A120,以及国标的轻轨,重轨,起重轨。
顶宽73mm,底宽150mm,高度176mm,腰厚16.5mm。上海颢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专业供应DIN536 德标钢轨 A55,A65,A75,A100,A120,以及国标的轻轨,重轨,起重轨。
钢轨波纹磨耗研究综述
一个多世纪以来,铁路直线段钢轨的短波磨耗始终是尚未解决的难题,不仅造成了噪声污染,而且增加了养护维修费用。经过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上百年的研究,积累了很多资料并加深了理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和如今的铁路工程技术水平及其资产相媲美。本文对不同时期钢轨波磨的研究进行评述。
钢轨轨腰圆孔集中应力变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列车从钢轨上经过,对于轨腰处钻孔的钢轨来说,其内部会由于应力集中产生变形。本论文从理论角度证明了钻孔后的钢轨应力集中变形远大于没有钻孔前的变形量,并计算了在逐渐增加的载荷作用下孔的具体变形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精度、灵敏度极高的电容式测量装置,从实验的角度再一次测量-了应力集中造成的钢轨轨腰处孔的变形量。为我们将钢轨的承载变形量作为感测对象设计列车信号控制元器件的思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并为后期感测控制元件的设计在数据上提供了保障。
我国钢轨标准长度为12.5m和25m两种,对于75kg/m钢轨只有25m长一种。又出了50m和100m的两种,用于铺设无缝线路。还有用于曲线内股的缩短轨,对于12.5m标准系列的缩短轨有短40mm、80mm、120mm三种;对于25m轨的有短40mm、80mm、160mm三种 。
轨道上钢轨与钢轨之间用夹板和螺栓连接,称为钢轨接头。接头处轮轨动力作用大,养护维修工作量大,接头是轨首结构的薄弱环节之一。
内 容 简 介
本书论述了钢轨和钢轨接头的各种技术资料,主要内容包括:钢轨和钢轨接
头的功用与要求、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断面尺寸、铺设规定、技术条件与检验
规定、钢轨伤损技术资料等等。
我国从1953年末开始生产43型钢轨,起初是沿用前苏联的钢种、型号和生产工艺。为了适应我国的具体情况,鞍钢首先进行了技术规程的修改和试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纳入了规程,应用于生产。随着钢轨生产和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钢轨的型号逐步增大,1955年末开始生产50型钢轨,1989年60型钢轨进行批量生产。几十年来,我国钢轨的生产与科研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其一是减少结疤、裂纹、分层、低倍组织等钢质不良缺陷;其二是提高钢轨的耐磨、耐压性能而进行新成分钢轨的研制。开始生产钢轨时由于缺乏生产和管理经验,成品钢轨的结疤、裂纹等钢质不良缺陷严重,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操作技术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钢轨的一级品率逐年上升,曾达到88.2%,结疤和裂纹等缺陷逐年减少。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间钢轨质量又一度变差。之后,加强了生产管理,重视科研工作,钢轨的一级品率又逐年上升,到1965年达到96%以上,达到了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