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变形缝的位置与宽度在各项工程设计中都是由结构专业设计师确定的,为了让建筑师也能了解设缝的原则,所以提供一下资料供参考。
钢筋混凝土伸缩缝最大间距(m)
结构类别 |
施工方法 |
室内或土中 |
露天 |
排架结构 |
装配式 |
100 |
70 |
框架结构 |
装配式 |
75 |
60 |
现浇式 |
55 |
35 |
|
剪力墙结构 |
装配式 |
65 |
40 |
现浇式 |
45 |
30 |
|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 |
装配式 |
40 |
30 |
现浇式 |
30 |
20 |
本表参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砌墙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房屋或楼盖类型 |
有无保温或隔热 |
间距 |
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
有 |
50 |
无 |
40 |
|
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
有 |
60 |
无 |
50 |
|
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
有 |
75 |
无 |
60 |
|
瓦材屋盖、木屋盖或楼盖、轻钢屋盖 |
100 |
本表参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变形缝最小宽度△min(mm)
房屋高度 H(m) |
框架结构 |
|||
设防强度 |
||||
6 |
7 |
8 |
9 |
|
≤15 |
70 |
70 |
70 |
70 |
18 |
80 |
85 |
90 |
100 |
21 |
95 |
100 |
110 |
130 |
24 |
105 |
115 |
130 |
160 |
27 |
120 |
130 |
150 |
|
30 |
130 |
145 |
170 |
|
33 |
140 |
160 |
190 |
|
36 |
155 |
175 |
210 |
|
40 |
170 |
195 |
240 |
|
45 |
190 |
220 |
270 |
|
50 |
210 |
245 |
||
55 |
230 |
270 |
||
60 |
250 |
房屋高度 H(m) |
框架-剪力墙结构 |
|||
设防强度 |
||||
6 |
7 |
8 |
9 |
|
≤15 |
70 |
70 |
70 |
70 |
18 |
70 |
70 |
70 |
70 |
21 |
70 |
70 |
80 |
90 |
24 |
75 |
80 |
95 |
100 |
27 |
85 |
90 |
105 |
135 |
30 |
90 |
100 |
120 |
155 |
33 |
100 |
110 |
135 |
175 |
36 |
110 |
125 |
150 |
195 |
40 |
120 |
140 |
170 |
225 |
45 |
135 |
155 |
190 |
260 |
50 |
150 |
170 |
210 |
295 |
55 |
160 |
190 |
235 |
330 |
60 |
175 |
210 |
260 |
365 |
65 |
190 |
225 |
280 |
|
70 |
205 |
240 |
305 |
|
75 |
220 |
260 |
330 |
|
80 |
230 |
280 |
350 |
|
85 |
245 |
295 |
375 |
|
90 |
260 |
310 |
400 |
|
95 |
275 |
330 |
420 |
|
100 |
290 |
350 |
450 |
|
105 |
300 |
365 |
||
110 |
315 |
380 |
||
115 |
330 |
400 |
||
120 |
345 |
420 |
||
125 |
360 |
|||
130 |
370 |
|||
135 |
||||
140 |
房屋高度 H(m) |
剪力墙结构 |
|||
设防强度 |
||||
6 |
7 |
8 |
9 |
|
≤15 |
70 |
70 |
70 |
70 |
18 |
70 |
70 |
70 |
70 |
21 |
70 |
70 |
70 |
70 |
24 |
70 |
70 |
70 |
80 |
27 |
70 |
70 |
75 |
95 |
30 |
70 |
75 |
85 |
110 |
33 |
70 |
80 |
95 |
125 |
36 |
80 |
90 |
105 |
140 |
40 |
85 |
100 |
120 |
160 |
45 |
95 |
110 |
135 |
185 |
50 |
105 |
125 |
150 |
210 |
55 |
115 |
135 |
170 |
235 |
60 |
125 |
150 |
185 |
260 |
65 |
135 |
160 |
200 |
|
70 |
145 |
175 |
220 |
|
75 |
155 |
185 |
235 |
|
80 |
165 |
200 |
250 |
|
85 |
175 |
210 |
270 |
|
90 |
185 |
225 |
285 |
|
95 |
195 |
235 |
300 |
|
100 |
205 |
250 |
320 |
|
105 |
215 |
260 |
||
110 |
225 |
275 |
||
115 |
235 |
285 |
||
120 |
245 |
300 |
||
125 |
255 |
|||
130 |
265 |
|||
135 |
275 |
|||
140 |
285 |
以上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计算的
注:
1、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框-剪或-简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之间的数值。
3、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或设当减少。
4、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天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间距宜适当减少。
5、对烧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墙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沙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泥土砌块房屋去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
6、在钢筋混泥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7、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建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1、我国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行业标准JG/T 372-2012《建筑变形缝装置》,此标准由苏州海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常熟市福勒建筑构件有限公司,常熟市创联建筑构件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合强实业有限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共同编制。
2、为方便建筑变形缝构造的选用,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4J936《变形缝建筑构造》供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使用。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垂直缝隙,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 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差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从基础顶面至屋顶沿结构断开。
防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及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沉降缝: 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70-10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接处。
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三缝合一:缝宽按照防震缝宽度处理;基础按沉降缝断开。
1、伸缩缝
伸缩缝要求把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需断开。
①伸缩缝的设置: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
②伸缩缝的构造:
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分开,并在两部分中间留出适当的缝隙,缝宽一般在20~40毫米。
伸缩缝的结构处理
砖混结构的墙和楼板及屋顶结构布置可采用单墙也可采用双墙承重方案,最好设置在平面图形有变化处,以利隐藏处理。
框架结构一般采用悬臂梁方案,也可采用双梁双柱方式,但施工较复杂。
墙体伸缩缝构造
砖墙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或错口缝,一砖半厚外墙应做成错口缝或企口缝。外墙外侧常用浸沥青的麻丝或木丝板及泡沫塑料条、油膏弹性防水材料塞缝,缝隙较宽时,可用镀锌铁皮、铝皮作盖缝处理。内墙可用金属皮或木条作为盖缝。
楼地板层伸缩缝构造
伸缩缝位置大小应与墙体、屋顶变形缝一致。缝内以可压缩变形的油膏、沥青麻丝、金属或塑料调节片等材料做封缝处理,上铺活动盖板或橡皮等以防灰尘下落。顶棚处的盖缝条只能固定于一端,以保证缝两端构件自由伸缩。
屋顶伸缩缝构造
不上人屋面一般在伸缩缝处加砌矮墙,屋面防水和泛水基本上同常规做法,不同之处在于盖缝处铁皮混凝土板或瓦片等均应能允许自由伸缩变形而不造成渗漏,上人屋面则用嵌缝油膏嵌缝并注意防水处理。
2、沉降缝
①沉降缝的设置:
沉降缝是为了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下列情况须设置沉降缝:
Ⅰ.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两部分之间。
Ⅱ.当同一建筑物的相邻部分高度相差两层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过10米时。
Ⅲ.当同一建筑相邻基础的结构体系、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
Ⅳ.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相毗连时。
②沉降缝构造:
沉降缝与伸缩缝最大的区别在于沉降缝非但将墙、楼层及屋顶部分脱开,而且其基础部分亦必须分离。
沉降缝的宽度随地基情况和建筑物的高度不同而定。
沉降缝一般兼起伸缩缝的作用,其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条及调节片构造必须注意能保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自由变形。
3、防震缝
对建筑防震来说,一般只考虑水平方向地震波的影响。
在地震区建造房屋,应力求体形简单,重量、刚度对称并均匀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尽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同时在地震区最好不设变形缝,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加强整体刚度。
多层砌体房屋,在设计烈度为8度和9度的地震区,当建筑物立面高差大于6米,或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或建筑物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应设防震缝。
※防震缝宽度在多层砖房中按设计烈度的不同,取50~70毫米;在多层构件混凝土框架建筑中,建筑物高度在15米及15米以下时为100毫米;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5米时:
设计烈度6度,建筑物每增高5米,缝宽的70毫米基础上增加25毫米;
设计烈度7度,建筑物每增高4米,缝宽的70毫米基础上增加25毫米;
设计烈度8度,建筑物每增高3米,缝宽的70毫米基础上增加25毫米。
一般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与震动有关的建筑各相连部分的刚度差别很大时,也须将基础分开。
变形缝都是按长度计算的 其中屋面、楼面、天棚变形缝是按水平长度计算 内墙变形缝是层净高 外墙变形缝为室外地坪到女儿墙顶的垂直高度
老师,你好!浙江03定额变形缝时根据什么图集编制的?如果实际采用2006浙J55图集施工应该怎样换算? 变形缝这种东西,一般工程量都不大,价格也不高,不用要求每种材料都与定额完全一致,主材差不多就...
变形缝的算法(包括地面变形缝、内墙及顶棚变形缝、屋面变形缝、外墙变形缝)
变形缝的算法 计算长度,地面变形缝、 顶棚变形缝、屋面变形缝计算的是水平长度、内墙及外墙变形缝计算的是 垂直长度 。
指原始张开缝经过变形作用而形成的裂缝
材料组成
1)建筑变形缝装置由铝合金型材、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橡胶嵌条及各种专用胶条等组成。
2)如果在建筑变形缝装置里配置止水带、阻火带和保温带,还可以使变形缝装置满足防水、防火、保温等设计要求。
(1) 止水带采用厚1.5mm三元乙丙橡胶片材,能够长期在阳光、潮湿、寒冷的自然环境下使用。当长度方向需要连接时,可用搭接胶粘接。
(2)阻火带是由两层不锈钢衬板中间夹硅酸铝耐火纤维毡共同组成的专用配件,阻火带的两侧与主体结构固定。按GB/T9978-1999《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测试耐火极限,可满足1h~4h的不同要求。
分类
1) 按建筑使用部位分为:楼地面变形缝,外墙变形缝,内墙变形缝,顶棚及天花变形缝,屋面变形缝。
2) 按变形缝使用部位的特点分为:平面型和转角型。
3) 按变形缝装置的构造特征分为:金属盖板型,金属卡锁型,单列嵌平型,双列嵌平型,橡胶嵌平型。
4) 按使用功能的特殊要求分为:承重型和抗震型。
变形缝装置适用缝宽
25~450mm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地面变形缝主要是由于昼夜温差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可能引起的变形。那么地面变形缝要怎么处理呢?下面由我来详细介绍地面变形缝处理方法:
变形缝的构造,必须满足建筑结构沿水平方向变形的要求。外墙上的伸缩缝,为防止风雨侵入室内,要求用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材料填嵌缝隙。常用的材料有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橡胶、泡沫塑料等。缝口还须用镀锌铁皮、铝板或塑料板等作盖缝处理。 内墙伸缩缝的处理,随室内装修不同而异,可选用木条、木板、塑料板、金属板等盖缝。楼层地面伸缩缝,可在缝口填嵌沥青麻丝等,上铺活动盖板或橡皮条等,以防灰尘落至下一楼层。屋顶的伸缩缝,则用镀锌铁皮、铝板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等作盖缝处理,着重作好防水。地下建筑、地下室等处的伸缩缝,出于防水要求,常在防水结构层的外侧或底部加铺玻璃布油毡、橡胶片、镀锌铁皮、紫铜片,以及采用内埋式或可卸式止水带(如橡胶、塑料、金属等),并用沥青砂浆、沥青麻丝或浸沥青木丝板等填嵌缝隙。 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由于混凝土在浇灌后的一段时间内有较大的收缩变形,以后才趋于稳定,可利用这一特性,将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向分成几段,中间留缝,待第一期工程施工1~2个月后,再浇灌合缝。这种只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缝,称为后浇缝,或称收缩带。后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厘米,缝的间距约为20~25米,并尽量和施工时的接缝结合设置;缝的填充材料,可用掺铝粉的混凝土。
以上几点就是阅动建筑材料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地面变形缝处理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文转载:http://shydbxf.com/
一,按建筑物变形缝设置的部位分四类:
1.楼地面变形缝装置
2.内墙、顶棚及吊顶变形缝装置
3.外墙变形缝装置
4.屋面变形缝装置
二,按照变形缝两侧结构的位置特点分为两种:
1.平面型变形缝装置
2.转角型变形缝装置
⑴ 按建筑物使用部位分为:楼地面变形缝,外墙变形缝,内墙变形缝,顶棚变形缝,屋面变形缝,玻璃幕墙变形缝。
⑵按变形缝使用形式的特点分为:平面型变形缝和转角型变形缝(图1、图2)。
⑶按变形缝装置的构造特征分为:金属盖板型;金属卡锁型;单列嵌平型;双列嵌平型和橡胶嵌平型,分别介绍如下:
1)金属盖板型:由铝合金基座、铝合金(或不锈钢、铜)板盖板、中控滑杆组成。适用缝宽75~450mm。金属盖板型的特点是在盖板与固定于变形缝两侧的基座之间采用中控中控滑杆连接,安装时滑杆按45°角斜放,当基座变位时,金属盖板始终保持位于缝的中心位置,当用于楼地面时可以增加盖板厚度,提高承载能力。一般承载型荷载为18. 4kN (7. 5t叉车通过)(图3一图5)。
金属盖板形屋面变形缝装置还为"L',形、"T"形、"+"形及女儿墙,各种阴阳角设计了专用配件(图6)。
2) 金属卡锁型:由铝合金基座、铝合金边侧盖板、铝合金中心滑动盖板组成。适用缝宽50~450mm。中心滑动盖板是夹在边侧盖板与铝合金基座之间的,具有外观整洁、安装方便等特点(图7、图8)。
3) 单列嵌平型:由铝合金基座和橡胶条组成。适用缝宽25~100mm。具有构造简单、防水性能好,橡胶条与装饰层结合严密平整等特点。可用于室外平台。
4) 双列嵌平型:由铝合金基座、铝合金中心板、中控滑杆和橡胶条组成,适用缝宽75~450mm。双列嵌平型的铝合金中心板是设有凹槽的型材,槽内可以嵌入石材、地砖,地毯等装饰材料,与室内整体地面材料相一致,尤其适合用于洁净度要求比较高的楼地面。
5)橡胶嵌平型:由铝合金基座和橡胶条组成,适用缝宽50~100mm,也有只用橡胶条不用铝合金基座的做法。除了具有单列嵌平型的特点以外,构造和施工都更加简单。
⑷按使用功能的特殊要求还分为有承重型和防震型。
承重型前面已经说过,只要将金属盖板型的面板按照承载能力的要求加厚就行了。防震型基本上是分为两类。外墙和屋面的防震型变形缝装置是以橡胶弹性体为主的专用装置(图14)。楼地面的防震变形缝装置由铝合金基座、中心盖板、中控滑杆及防震弹簧、橡胶条组成。当地震发生时,带有防震弹簧装置的中控滑杆受力后变形,可使中心盖板沿着基座的边框上升,以保护变形缝两侧的建筑结构不受损坏。当受力消除后,中心盖板会自动恢复原始状态。它具有接缝平整、装饰效果好等特点,在大型工程中,如体育中心、会展中心、政府办公楼等已被广泛采用。适用缝宽为75-450mm。
⑸ 其他类型。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用于玻璃幕墙的变形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