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是松果菊最流行的一个白花品种。植株丛生型,高约70-90cm,叶深绿色,夏季开花,舌状花白色,下垂;管状花呈圆锥状,绿棕色。
性喜向阳,耐寒,稍耐干旱和半阴,适宜土壤深厚和湿润的环境。
松果菊别名: 紫松果菊 又名紫锥花,因头状花序似松果而得名,原产北美。 科属:菊科松果菊属 科属形态:菊科松果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50cm,全株具粗毛,茎直立;基生叶卵形或三角形,...
需要查询 造价信息 或者 直接市场询价,各地 价格是 不同的 。
播种,可在春季4月下旬或秋季9月初进行,将露地苗床深翻整平后,浇透水,待水全部渗入地下后撤播,保持每粒占地面积4cm2,控制温度在22℃左右,2周即可发芽。幼苗生跃至2片真叶时间苗移植。当苗高约lOc...
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色谱法同时测定管花肉苁蓉中主要药效成分(松果菊苷、麦角甾苷)含量的方法。分析比较2个寄主,4个产地,4批次的管花肉苁蓉中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为合理利用开发管花肉苁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乙酸溶液(14∶9∶77);检测波长:33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2种成分的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6.89%、100.7%,RSD%为0.91%与1.96%。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批次、寄主的管花肉苁蓉,其主要药效成分(松果菊苷、麦角甾苷)的含量明显不同。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其所测数据为管花肉苁蓉的药用价值提供实验依据。
HPLC同时检测狭叶松果菊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的含量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的方法对狭叶松果菊组培苗不同部位、愈伤组织以及不同株系毛状根中的松果菊苷和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测定,建立同时测定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实验采用Kromasil ODS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10∶15∶75);检测波长为330nm。结果表明松果菊苷和绿原酸在0~25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方面松果菊苷为97.6%(RSD=0.83%),绿原酸为98.5%(RSD=0.91%)。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繁殖于春、秋两季进行,生长健壮,管理简便。
无论分株或播种的植株,定植时均要选择向阳环境,对土壤深翻后施以腐熟厩肥或加入一定量骨粉、芝麻渣等。定植植株根据需要确定株行距,并浇透水。生长期应增施肥水。临近花期可叶面喷施2次高锰酸钾液肥,则花色艳丽持久,株形丰满匀称。对于露地越冬植株,应在花后清除残花花枝与枯叶,浇足冻水或将地下部分用堆肥覆盖或壅土覆盖。欲使松果菊多开花,可采取分期播种和花后及时修剪两种方法。
如在头年秋季播种,来年4月底或5月初就能开花,花期可过两个月;早春在温室内播种,7-8月份可开花;5月份播种,9月份可开花;6月份播种,10月份可开花。
调节花期。如6月份花谢后修剪,同时给予良好的肥水条件,至9-10月份又可再一次开花。
草原松果菊是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粗毛,高30-100厘米,纸条基生;叶互生,有羽状分裂,裂片线状至狭披针形,全缘;中盘花柱状,常1.5-4厘米,形如松果,比一般所谓松果菊及黑心菊的中盘花更为突出,四周的舌状花黄色,管状花红褐色,花期早夏乃至秋季,6~9月,连绵不断。
暖地成为多年生,或今年育苗明年开花。寒地甚至成了一年生草花,也必须防寒。要以当地温度变化为主。
CFH分类系统位置:
地球 Terrae[三域系统]
真核域 Eukarya[三域系统]
植物界 Plantae[三域系统]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传统系统]
木兰纲 Magnoliopsida[Cronquist系统]
菊亚纲 Asteridae[Cronquist系统]
菊目 Asterales[Cronquist系统]
菊科 Compositae[Cronquist系统]
紫菀亚科 SubFam. Asteroideae[Hutchinson系统的菊科Compositae]
向日葵族 Trib. Heliantheae[Hutchinson系统的菊科Compositae]
百日菊亚族 Subtrib. Zinniinae[Hutchinson系统的菊科Composit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