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SPS)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一个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视像监控 采用各类摄像机、切换控制主机、多屏幕显示、模拟或数字记录装置、照明装置,对内 部与外界进行有效的监控,监控部位包括要害部门、重要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
(2)影像验证 在出现报警时,显示器上显示出报警现场的实况,以便直观地确认报警,并作出有效的报警处理。
(3)图像识别系统 在读卡机读卡或以人体生物特征作凭证识别时,可调出所存储的员工相片加以确认,并通过图像扫描比对鉴定来访者。
(1)内部防卫探测 所配置的传感器包括双鉴移动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声音探测器、光纤回路、门接触点及门锁状态指示等。
(2)周界防卫探测 精选拾音电缆、光纤、惯性传感器、地下电缆、电容型感应器、微波和主动红外探测器等探测技术,对围墙、高墙及无人区域进行保安探测。
(3)危急情况监控 工作人员可通过按动紧急报警按钮或在读卡机输入特定的序列密码发出警报。通过内部通信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的连动控制,将会自动地在发生报警时产生声响或打出电话,显示和记录报警图像。
(4)图形鉴定 监视控制中心自动地显示出楼层平面图上处于报警状态的信息点,使值班操作员及时获知报警信息,并迅速、有效、正确地进行接警处理。
(1)对于图像系统的控制,最主要的是图像切换显示控制和操作控制,控制系统 结构有:中央控制设备对摄像前端一一对应的直接控制 中央控制设备通过解码器完成的集中控制
新型分布式控制
(2)识别控制
a.门禁控制 可通过使用IC卡、感应卡、威根卡、磁性卡等类卡片对出入口进行有效的控制。除卡片之外还可采用密码和人体生物特征。对出入事件能自动登录存储。
b.车辆出入控制 采用停车场监控与收费管理系统,对出入停车场的车辆通过出入口栅栏和防撞挡板进行控制。
c.专用电梯出入控制 安装在电梯外的读卡机限定只有具备一定身份者方可进入,而安装在电梯内部的装置,则限定只有授权者方可抵达指定的楼层。
(3)响应报警的连动控制 这种连动逻辑控制,可设定在发生紧急事故时关闭保库、控制室、主门等键出入口,提供完备的保安控制功能。
(1)内部通信 内部通信系统提供中央控制室与员工之间的通信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召开会议、与所有工作站保持通信、选择接听的副机、防干扰子站及数字记录等功能,它与无线通信、电话及闭路电视系统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行使鉴定功能。
(2)双向无线通信 双向无线通信为中央控制室与动态情况下的员工提供灵活而实用的通信功能,无线通信机也配备了防袭报警设备。
(3)有线广播 矩阵式切换设计,提供在一定区域内灵活地播放音乐、传送指令、广播紧急信息。
(4)电话拨打 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提供向外界传送信息的功能。当手提电话系统有冗余时,与内部通信系统的主控制台综合在一起,提供更有效的操作功能。
(5)巡更管理 巡更点可以是门锁或读卡机,巡更管理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结合在一起,检查巡更员是否到位,以确保安全。
(6)员工考勤 读卡机能方便地用于员工上下班考勤,该系统还可与工资管理系统联网。
(7)资源共享与设施预订 综合保安管理系统与楼宇管理系统和办公室自动化管理系统联网,可提供进出口、灯光和登记调度的综合控制,以及有效地共享会议室等公共设施。
中文所说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两种解释。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Safe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平安、稳妥,保险(锁)、保险(箱)等;而对Securi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无危险、无忧虑,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险或忧虑之物,抵押品、担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队)等。
中文所讲的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它对应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显人为属性的安全,它与Security相对应。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被破坏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造成的;社会人文性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造成的。因此,广义的讲,安全应该包括Safety和Security两层含义,而我们常常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狭义的安全Security,国外通常叫"保安"。
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SPS)在国内标准中定义为,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BSV液晶拼接墙系统、门禁消防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而国外则更多称其为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损失预防是安防产业的任务,犯罪预防是警察执法部门的职责。安全防范系统的全称为公共安全防范系统,是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信息与通讯安全,达到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目的。
安全防范是指在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包括周边地域),或特定的场所、区域,通过采用人力防范、技术防范和物理防范等方式综合实现对人员、设备、建筑或区域的安全防范。
通常所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技术防范,是指通过采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和防护设施实现安全防范。
安全防范系统应该按照施工图纸的标注去计算管、线及设备的数量,然后套取天津市安装定额第十三册建筑智能化定额中相应的定额子目去计价,然后计取措施费,最后再取费就行了。
安防系统如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费用包括设备、安装及联网服务,要考虑覆盖范围和安全性。相关常识:保障校园安全是重要考量,安防系统应具备足够的覆盖面和可靠性。
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建筑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如监控、报警等。
安全防范系统检验项目
安全防范系统检验方法 一 入 侵 报 警 系 统 检 验 项 目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 1 入 侵 报 警 功 能 检验 各类入侵探测 器报警功能检 验 各类入侵探测器应按相应标准规定的检验 方法检验探测灵敏度及覆盖范围。在设防状态 下,当探测到有入侵发生 ,应能发出报警信息。防 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显示出报警发生的区域, 并发出声、光报警。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 复位。防范区域应在入侵探测器的有效探测范 围内,防范区域内应无盲区。 紧急报警功能 检验 系统在任何状态下 ,触动紧急报警装置 , 在 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显示出入侵发生地址, 并发出声、光报警。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 复位 .紧急报警装置应有防误触发措施 ,被触发 后应自锁。当同时触发多路紧急报警装置时, 应在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依次显示出报警发生 区域,并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 保持到手动复位 ,报警
安全防范系统检验项目讲课稿
安全防范系统检验方法 一 入 侵 报 警 系 统 检 验 项 目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 1 入 侵 报 警 功 能 检验 各类入 侵探 测 器报警 功能 检 验 各类入侵探测器应按相应标准规定的检验 方法检验探测灵敏度及覆盖范围。在设防状态 下,当探测到有入侵发生 ,应能发出报警信息。防 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显示出报警发生的区域, 并发出声、光报警。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 复位。防范区域应在入侵探测器的有效探测范 围内,防范区域内应无盲区。 紧急报 警功 能 检验 系统在任何状态下 ,触动紧急报警装置 , 在 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显示出入侵发生地址, 并发出声、光报警。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 复位 .紧急报警装置应有防误触发措施 ,被触发 后应自锁。当同时触发多路紧急报警装置时, 应在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依次显示出报警发生 区域,并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 保持到手动
安全防范技术是用于安全防范的专门技术,在国外,安全防范技术通常分为三类:物理技术防范(PhysicalProtection)、电子防范技术(ElectronicProtection)、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BiometricProtection)。这里的物理防范技术主要指实体防范技术,如建筑物和实体屏障以及与其匹配的各种实物设施、设备和产品(如门、窗、柜、锁等);电子防范技术主要是指应用于安全防范的电子、通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及其相关技术,如:电子报警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出入口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其相关的各种软件、系统工程等。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是法庭科学的物证鉴定技术和安全防范技术中的模式识别相结合的产物,他主要是指利用人体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安全技术防范的一种特殊技术门类,应用较广的有指纹、掌纹、眼纹、声纹等识别控制技术。
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手段,所建立的一种具有探测、延迟、反应有序结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他是以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为目的的一项公安业务和社会公共事业。对于警察执法部门而言,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开展安全防范工作的一项公安业务;而对于社会经济部门来说,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服务的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与工程的施工、服务和管理。
编者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认识
1?1安全防范的基本概念
1?2安全防范的3种基本防范手段
1?3智能小区与智能小区安防系统
1?4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1?4?1系统技术要求
1?4?2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基本配置
1?5实训
1?5?1实训1参观小区安全防范系统
1?5?2实训2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识图
1?6本章小结
1?7思考题
第2章视频监控系统
2?1电视技术
2?1?1彩色与人眼视觉特性
2?1?2图像的分解与顺序传输
2?1?3光电转换
2?1?4电光转换
2?1?5电子扫描
2?1?6图像信号的显示
2?2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2?1视频监控前端组成
2?2?2传输系统
2?2?3视频监控终端组成
2?2?4视频监控中心
2?2?5网络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2?3视频监控系统的配置设计与实施
2?4实训
2?4?1实训1Q9接头的制作与同轴电缆的设备连接
2?4?2实训2各种典型摄像机的安装与调试
2?4?3实训3云台和解码器的安装、接线、设置与调试
2?4?4实训4画面分割器的基本操作
2?4?5实训5画面分割器的连接与调试
2?4?6实训6矩阵控制主机的基本操作
2?4?7实训7矩阵控制主机的连接与调试
2?4?8实训8硬盘录像机的基本操作
2?4?9实训9硬盘录像机的连接与调试
2?4?10实训10设计并组建一个视频监控系统
2?5本章小结
2?6思考题
第3章入侵报警系统
3?1入侵报警系统的组成
3?1?1前端报警探测器
3?1?2报警控制器(报警主机)
3?1?3传输系统
3?2周界防范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3?3家居防盗报警系统
3?3?1家居安防系统的分类
3?3?2家居安防系统设备配备的原则
3?4现场报警系统
3?5实训
3?5?1实训1常用报警探测器的认知与调试
3?5?2实训2DS6MX?CHI 报警主机的使用与系统集成
3?5?3实训3总线型报警系统的集成与安装
3?5?4实训4总线型报警系统的编程与操作
3?6本章小结
3?7思考题
第4章访客对讲门禁系统
4?1门禁系统的基础知识
4?1?1门禁系统的组成
4?1?2门禁系统的分类
4?2访客对讲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4?2?1直按式非可视对讲系统
4?2?2编码式非可视对讲系统
4?2?3直按式可视对讲系统
4?2?4独户型可视对讲系统
4?2?5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
4?3访客对讲系统的设备
4?3?1室内机
4?3?2门口机
4?3?3管理中心机
4?3?4小区入口机
4?3?5层间分配器
4?3?6单元隔离器
4?3?7副机切换器
4?3?8门禁系统
4?3?9户内报警系统
4?3?10三表远抄
4?3?11系统供电
4?3?12传输系统布线
4?4网络可视对讲系统及数字化家居控制系统
4?4?1访客对讲系统的发展趋势
4?4?2数字化家居控制系统的发展
4?4?3网络可视对讲系统与数字化家居的结合
4?5可视访客对讲系统的设计实例
4?5?1概述
4?5?2系统设计依据
4?5?3系统设计原则
4?5?4系统设计功能与配置
4?6实训
4?6?1实训1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的情形模拟
4?6?2实训2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4?6?3实训3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的管理
4?6?4实训4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的故障判断与处理
4?6?5实训5设计并组建一个可视对讲门禁系统
4?7本章小结
4?8思考题
第5章停车场管理系统
5?1停车场管理系统概述
5?2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设备组成
5?2?1出入口设备
5?2?2控制管理设备
5?2?3车位引导系统
5?2?4管理中心设备
5?3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
5?3?1入口管理模式
5?3?2出口管理模式
5?3?3管理中心管理模式
5?4移动手持机停车管理
5?5停车场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5?5?1停车场系统的设计
5?5?2停车场系统的设备配置
5?5?3停车场系统的工程施工
5?6实训
5?6?1实训1认识停车场(库)管理系统
5?6?2实训2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准备
5?6?3实训3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5?6?4实训4收费软件和摄像软件的调试和使用
5?6?5实训5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综合调试
5?7本章小结
5?8思考题
第6章电子巡更系统
6?1电子巡更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6?1?1实时在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6?1?2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6?2巡更设备的配置与实施
6?2?1在线式电子巡更系统的配置与实施
6?2?2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的配置与实施
6?3实训
6?3?1实训1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6?3?2实训2在线式电子巡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6?4本章小结
6?5思考题
第7章公共广播系统
7?1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7?1?1音源
7?1?2前置放大器与调音台
7?1?3功率放大器
7?1?4电源时序器
7?1?5节目编程播放器
7?1?6扬声器、音箱、音柱
7?1?7传输方式
7?2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7?2?1设计依据
7?2?2系统基本功能说明
7?2?3公共广播系统的配置
7?3公共广播的使用
7?4实训
7?4?1实训1简易广播系统的设计实施
7?4?2实训2消防联动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实施1
7?4?3实训3消防联动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实施2
7?5本章小结
7?6思考题
附录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表
参考文献
人防、物防和技防
安全防范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范行业是社会公共安全行业的一个分支。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实体(物)防范和技术防范三个范畴。其中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古已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它们是安全防范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传统的防范手段也不断融入新科技的内容。技术防范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立防范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防范概念。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技术防范”的概念也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为警察执法部门和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接受,以致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新词汇,技术防范的内容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都将或迟或早的移植、应用于安全防范工作中。因此,“技术防范”在安全防范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它已经带来了安全防范的一次新的革命。
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探测、延迟与反应。探测(Detection)是指感知显形和隐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发出报警;延迟(Delay)是指延长和推延风险事件发生的进程;反应(Response)是指组织力量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在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中,要实现防范的最终目的,都要围绕探测、延迟、反应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开展工作、采取措施,以预防和阻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当然,三种防范手段在实施防范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基础的人力防范手段(人防)是利用人们自身的传感器(眼、耳等)进行探测,发现妨害或破坏安全的目标,作出反应;用声音警告、恐吓、设障、武器还击等手段来延迟或阻止危险的发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时还要发出求援信号,以期待做出进一步的反应,制止危险的发生或处理已发生的危险。
实体防范(物防)的主要作用在于推迟危险的发生,为“反应“提供足够的时间。现代的实体防范,已不是单纯物质屏障的被动防范,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科技地手段,一方面使实体屏障被破坏地可能性变小,增大延迟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实体屏障本身增加探测和反应的功能。
技术防范手段可以说是人力防范手段和实体防范手段的功能延伸和加强,是对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在技术手段上的补充和加强。它要融入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之中,使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在探测、延迟、反应三个基本要素中间不断地增加高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探测能力、延迟能力和反应能力,使防范手段真正起到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
探测、延迟和反应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关系。一方面,探测要准确无误、延迟时间长短要合适,反应要迅速;另一方面,反应的总时间应小于(至多等于)探测加延迟的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