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桉树的种植:一、适宜的环境桉树喜温暖气候,但不耐湿热,气候过热生长不良;云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的地带,耐寒性不强,仅能耐短暂时间的-7℃左右的低温,如果在-5℃下经2-3天就会产生不同...
07年12月的品名 所属分类 等级 规格尾径 价格(元) 单位 产地或商家 桉树 国产原木 A级 尾径6公分以上 460 m3 湛江 桉树 国产原木 A级 尾径7-9公分 540 m3 湛江 桉树 国...
最新广东桉树价格行情,更多木材价格行情请点击www.yuzhuwood.com.采集地:湛江 商品名称 规 格 单位 价格(元) 桉树 单板材7CM-9CM 立方米 4...
桉树育苗技术
桉树育苗技术 桉树( Eucalyptus urophylla ) 科属:桃金娘科桉属 经济价值和用途 :尾叶桉为速生短轻伐期优良纸浆材树种,也可作 防护林、防风林树种。木材气干容重 0.4 克/厘米 3 。其生长快,萌芽性 强。 分布和生态特性 :尾叶桉原产于东帝汶及其附近岛屿,天然分布区 在南纬 8°~10°。虽处于热带低纬度区,但分布区海拔可达降水量 1000~1500毫米。可向我国中亚热带广阔地域引种栽培。我国于 1976 年首次引进, 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北纬 25°以南的范围进行引种试 验和大面积栽培造林。 育苗技术: 1.播种育苗 (1)圃地选择 :苗圃地宜建立在造林地附近,以便造林时能够及时 把苗木运到造林地, 降低苗木损耗, 提高造林成活率。 若本地种源不足, 需从较远圃地调入幼苗时, 苗木必须用 0.01×10-6“九二零”处理根部, 可以提高成活率。另外,苗圃地要求
桉树重度受灾林分改造初期效果分析
通过对平和县长乐乡部分霜冻重度受灾桉树林分改造规划设计并实施,以及改造后连续三年进行的调查分析,总结了一套桉树重度冻害林分更新改造技术措施。提出了对于桉树重度受灾林分进行更换树种改造、经科学规划提前做好林地准备、选好良种壮苗具体造林、严把造林各工序质量关、增加抚育次数、及时施肥等经营管理措施,以取得良好效果。
作って、育てて、眺めて、四季折々の自然をお部屋で楽しみましょう。
手のひらサイズだからだれでもつくれます。
どんなインテリアでも映えるミニ盆栽の作り方をすべてお见せします。
盆栽の基础知识
1 「コケ」で楽しむ景色盆栽
2 「コケ」と「木もの」で楽しむ景色盆栽
3 「コケ」や「木もの」や「草もの」で楽しむ景色盆栽
4 「石」を使って楽しむ景色盆栽
5 「身近にある器」で楽しむ景色盆栽
6 盆栽ミニ図鉴
近年来,桉树作为一种速生树种,在我国许多地区被广泛种植,与一般树木相比,桉树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在桉树的生长旺季,1天可以长高3厘米,一个月就可长高1米,一年最高可长10米,三年即可成树。也因为桉树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因此成为是一种经济效益非常不错的树种。
但四处都在种的桉树带来了新的问题,且不说在培育桉树过程中施用的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坊间一直将桉树称之为“抽水机”、这种生长极快的速生树种会吸收大量的水和养分,从而导致土壤贫瘠,桉树种植区一度被称为“绿色沙漠”,甚至传言“桉树种植的地方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等。
事实上,桉树本身没有错,这种经济效益不错的速生树种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长得快的桉树也吃得多——它的快速生长势必会大量吸收土壤内的水和养分。但是桉树对所吸收养分的利用率也很高,桉树没增长一千克所吸收的养分与其他树种比其实并不多。
之所以会产生“绿色沙漠”的原因是,现有的一些桉树种植业过分追求效益,在一块土地上种植桉树,3年砍掉,再种,再3年砍掉,再种,如此循环,再多的养分也会有枯竭的时候,土地得不到休养,退化也是必然。
一些人指责桉树对于山地生物多样性产生破坏,事实上,桉树会释放出一些芳香类的物质,有驱虫的作用,但是对于动物和人来说基本没有危害,否则澳大利亚的树袋熊也不会以桉树叶子作为食物。而在人工种植桉树的时候,必然使其种群密度尽可能达到最高,就会人为的砍掉其他树木,甚至连草都不让长,深怕影响桉树的产量。
说到底,桉树这种速生树种有它自己的独特优势,但是在引种我国的时候,一些急于求成的做法让桉树的负面效应加大。不科学的种植方法、不恰当的管理方式,让这种树成为了另一种生态灾难。这不是“树灾”,而是“人祸”。
本书内容包括桉树的自然分布、桉树发展历史与现状、桉树分类及我国栽培主要树种特征、桉树引种与区划、桉树育种、种苗繁殖、营林技术、桉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桉树人工林经理与经营、桉树采伐与更新、桉树木材利用是、桉树副产品利用、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经营等等。
本书在第11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章,搜集了国内外桉树动态和新的信息,更系统全面地叙述了我国引种、栽培和利用桉树的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既有理论,又重实践,内容十分丰富,可操作性强,是林业生产、科研、教学等部门的科技人员、职工及广大群众不可多得的林业科技图书;并将此书献给2002年国际桉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