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安警视频联网报警系统是一款电脑程序,大小为2.3MB。
一、视频确认:报警后远程视频确认,免得被误报折腾,彻底解决狼来了的问题,降低运营商运营成本 。二、灯光警戒:现场大灯直接启动,把现场照个透亮,是趁黑摸入,被这比白天还眩目的探照灯一照,足够吓跑;三、语...
这个有听说过主要适用于家庭,商铺,店面,仓库。客户可享受的保全服务:联网报警:公司接警控制中心24小时为客户提供联网报务。第一时间派出保全巡逻人员赶赴现场。还可以设备巡检: 公司定期对客户防盗报警系统...
联网报警系统方案,产生利润效益成立的前提是: 一、 投资建立深安联网报警中心视频+音频二合一电话看家大型运营平台 投资成本分析:联网报警中心硬件设备一次性投入5.5~10万元。 二、投资效益分析: 1...
远程遥控多功能联网报警控制器的设计
本文给出了一个已经实现的远程遥控多功能联网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并对系统的组成结构、各模块的硬件设计、软件工作流程和功能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周界报警系统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报警原理与方案
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工程案例图 北京三安古德工程案例图 对于某些情况 ( 如别墅的开放花园、大型储油罐 等) , 周界报警 系统则难以取得满意的防控效果。 针对这问题 ,本文采用北京三安古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成熟的周 界入侵报警系统分析技术来加以解决 ,以达到令人满意的使用效果。 1 周界防范需求 周界从广义的角度看 , 周界应该是一个封闭的区域与外界之间的一 条明确的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可以是有形的 ( 如围墙、篱笆、铁丝网、河道等 ) , 也 可以是无形的 ( 如别墅开放式花园、无人值守变电站和储油罐等 ) 。 有的周界区域是封闭的 ( 如围墙、篱笆、铁丝 网等 ) , 有的则是开 放的 ( 如河道、别墅开放式花园等 ) 。 从周界区域的规模上看 , 它可以是一幢小建筑的外围 ,也可以是一 个机场或军事基地的围墙。 对于不同的防范场所 , 对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
为室内入侵检测警视器提供售后服务的平台就叫做警视服务平台,也叫做护动网,通过护动网的高技术支持,用户无论在哪,都能收到警视器的报警信息,并且通过手机电脑来查看目标区域的安全,守护自己的财产;
警视服务平台主要提供的功能如下:
(1)入侵检测功能:实时检测出目标区域发生的人员闯入、物体位移、物品偷盗、视频画面异常变化,异常停顿等异常状况,并对发生的异常事件,迅速自动警示,并追踪录像与抓拍关键图像;
(2)远程监控功能:可以随时随地去监控目标区域的情况;
(3)录像功能:通过服务平台,提供远程、本地录像方式,录像采用标准的AVI格式,加密回放,确保信息安全;
(4)取证:对报警产生的录像信息进行加密,数字签名处理,具有防泄密、防篡改,防抵赖功能;录像信息通过公安部认证,具有法律证据效力。
(5)多种警示方式:固话语音通知,远程电脑及邮箱:抓拍图片、视频录像,手机:接收告警图片、视频等。
(6)多种布控方式:在家模式、离家模式、即时模式、24H监控模式、自定义模式。
主要入侵检测功能:
区域 |
智能分析 |
异常现象描述 |
室内、重点监控区 |
行为异常检测 |
检测人员跌倒、扭打、奔跑、异常停顿等异常状况 |
入侵检测 |
检测进入室内警戒区域的入侵 |
|
物品盗移检测 |
检测物品被移动、遮挡、拿走,或保险柜打开 |
|
厨房 |
异常检测 |
火苗检测、烟雾检测 |
第1章 概论 1
1.1 安防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及方向 1
1.1.1 安防视频监控技术的含义 1
1.1.2 安防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 1
1.1.3 安防视频监控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高清化、智能化 4
1.2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 7
1.2.1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7
1.2.2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几种特殊组成方式 12
1.2.3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 15
1.3 安防技术的学科性质及由此产生的概念混淆与错误的问题 16
1.3.1 安防技术的学科性质及其形成 16
1.3.2 安防技术专业人才的现状与培养 18
1.3.3 105条安防技术知识概念混淆不清与错误的问题 20
1.3.4 纠正安防技术概念错误问题需掌握的知识要点 25
第2章 安防视频监控中的光源和光学系统 28
2.1 光的基本概念及其度量 28
2.1.1 光的基本概念 28
2.1.2 光辐射的度量 29
2.2 安防视频监控中使用的光源 32
2.2.1 被摄体的光学特性 32
2.2.2 光源的发光特性 35
2.2.3 自然光源 36
2.2.4 人造光源 37
2.2.5 红外光源 42
2.2.6 固体环保照明光源--白光LED与OLED灯 45
2.2.7 照明系统的选用与设计 48
2.3 视频监控中使用的光学系统 51
2.3.1 光学系统成像的基本概念 51
2.3.2 光学系统的功能和特性参数 55
2.3.3 视频监控系统中常用的光学镜头 60
2.3.4 特种光学镜头 64
2.3.5 非球面镜头 67
2.3.6 镜头快速实时的自动调焦系统的设计 69
2.3.7 摄像机镜头的选用 72
第3章 CCD与CMOS摄像机 77
3.1 光电成像器件的类型与电视制式 77
3.1.1 光电成像器件的类型 77
3.1.2 电视扫描方式 78
3.1.3 电视制式及参数 79
3.2 电荷耦合器件CCD 79
3.2.1 CCD的结构及原理 79
3.2.2 CCD的特性参数 81
3.3 CCD摄像机 86
3.3.1 CCD黑白摄像机 86
3.3.2 CCD彩色摄像机 87
3.3.3 CCD摄像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91
3.3.4 CCD摄像机的功能及其调整 95
3.3.5 摄像机的正确使用与镜头的安装调整方法 102
3.3.6 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技术 103
3.3.7 DSP与SOC摄像机 106
3.4 CMOS摄像器件 110
3.4.1 CMOS图像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 111
3.4.2 CMOS图像传感器的特性参数 114
3.4.3 CMOS摄像器件与CCD的比较 117
3.5 CMOS摄像机 118
3.5.1 单芯片CMOS-APS摄像机 118
3.5.2 超宽动态CMOS-DPS摄像机 120
3.6 几种新型的与特殊的摄像机 121
3.6.1 一体化与高速球型摄像机 121
3.6.2 超宽动态摄像机 123
3.6.3 24h全天候摄像机 127
3.6.4 紫外摄像机 129
3.6.5 X光摄像机 130
3.6.6 360°全景摄像机 133
3.6.7 十字标尺摄像机 135
3.6.8 高清智能网络摄像机 137
第4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配套设备 141
4.1 摄像机的防护罩与支架 141
4.1.1 一般防护罩 141
4.1.2 特种防护罩 145
4.1.3 支架 147
4.2 云台 147
4.2.1 水平云台 148
4.2.2 全方位云台 149
4.2.3 特殊型云台 152
4.2.4 球形云台 153
4.3 终端解码器 155
4.3.1 终端解码器的工作原理 156
4.3.2 解码器的抗干扰与自动复位 156
4.3.3 解码器的实用电路与实际连接 158
4.4 前端其他配套设备 160
4.4.1 CCD摄像机电源 160
4.4.2 监听器 161
4.4.3 同视频监控联动的报警探测器 161
4.5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 166
4.5.1 雷电过电压的基本特性及防雷技术措施 166
4.5.2 抗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元器件 168
4.5.3 室内电子设备的综合防护 173
4.5.4 电源系统的保护 179
4.5.5 信号电路的保护 182
4.5.6 视频监控设备的防雷措施与实际安装 185
第5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信息的传输方式 189
5.1 光纤传输方式 189
5.1.1 光纤与光缆 189
5.1.2 光纤传输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193
5.1.3 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 194
5.1.4 光纤多路视频传输系统 197
5.2 无线传输方式 199
5.2.1 微波传输 199
5.2.2 无线移动视频传输 202
5.2.3 红外光波传输 206
5.3 电线电缆传输方式 209
5.3.1 双绞线或双芯线传输技术 209
5.3.2 同轴电缆传输技术 211
5.3.3 非标准电缆长线传输技术 215
5.4 实时视频网络传输系统 222
5.4.1 实时视频网络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222
5.4.2 实时视频网络传输协议的选择 223
第6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控制系统 226
6.1 微机控制系统 226
6.1.1 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 226
6.1.2 主控制器 227
6.1.3 通信接口方式及其选择 228
6.1.4 系统软件设计及其抗干扰 234
6.1.5 微机控制系统中的抗干扰 237
6.2 云台镜头防护罩控制器 238
6.2.1 云台控制器 239
6.2.2 镜头控制器 240
6.2.3 云台镜头防护罩多功能控制器 242
6.3 视/音频切换器 243
6.3.1 普通视/音频切换器 243
6.3.2 分组式切换器 245
6.3.3 矩阵式切换器 246
6.3.4 数字矩阵 248
6.4 视频分配放大分割及多工处理器 251
6.4.1 视/音频分配器 251
6.4.2 视频放大器 252
6.4.3 多画面图像分割器 253
6.4.4 数字多工处理器 255
6.5 其他控制处理设备 256
6.5.1 时间日期发生器与字符叠加器 256
6.5.2 点钞数据与客户面像视频叠加显示器 260
6.5.3 电梯楼层显示器 261
6.5.4 视频移动检测器 263
第7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终端设备 267
7.1 CRT监视器 267
7.1.1 黑白监视器 267
7.1.2 彩色监视器 268
7.1.3 高清晰度逐行扫描监视器 270
7.2 几种新型的显示器 271
7.2.1 液晶显示器 271
7.2.2 PDP显示器 274
7.2.3 LED阵列显示器 276
7.2.4 OLED显示器 278
7.3 长时间录像机 282
7.3.1 硬磁盘录像机 282
7.3.2 DVR的类型 284
7.3.3 DVR的选择 286
7.3.4 视频监控中的网络存储技术 289
7.4 新型的光电录像机 292
7.4.1 光盘录像机 292
7.4.2 超大容量的光带录像机 296
7.4.3 未来的超高密度录像技术 298
7.5 其他终端设备 301
7.5.1 视频印像机 301
7.5.2 打印机 302
7.5.3 自动拨号电话机 303
7.5.4 警号和警示灯 303
第8章 安防视频监控图像的处理 304
8.1 图像的表示及处理系统的构成 304
8.1.1 数字图像的表示 304
8.1.2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305
8.2 安防视频监控图像处理的内容、技术与方法 306
8.2.1 视频监控图像处理的内容 306
8.2.2 图像分析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309
8.2.3 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310
8.3 几种安防视频监控图像预处理技术 314
8.3.1 杂波降低技术 314
8.3.2 轮廓增强技术 315
8.3.3 图像增强技术 317
8.3.4 伪彩色处理技术 318
8.4 视频信号的编码压缩处理技术 319
8.4.1 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 319
8.4.2 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 323
8.4.3 H.264图像编码压缩标准 326
8.5 安防视频监控图像处理的软件结构与软件包 329
8.5.1 视频监控图像处理系统的软件结构 329
8.5.2 图像处理软件包 333
第9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EMC与工程设计 340
9.1 安防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 340
9.1.1 EMC的含义、标准与认证 341
9.1.2 安防系统电子设备的EMC现状 342
9.1.3 EMC的设计内容、方法及步骤 343
9.1.4 EMC的预测 346
9.1.5 EMC的控制技术 347
9.2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 348
9.2.1 系统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程序与步骤 348
9.2.2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 351
9.2.3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的选用原则 352
9.2.4 系统监控中心的设计 354
9.3 安防视频监控传输系统的设计 356
9.3.1 传输图像信号用的缆线选择 356
9.3.2 信号控制线与电源线的选择 357
9.3.3 管线的设计 358
9.4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工程的可靠性设计 359
9.4.1 可靠性的含义及其度量指标 360
9.4.2 可靠性设计准则 361
9.4.3 应用于安防中的六项可靠性设计技术 363
9.5 大型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 366
9.5.1 方案设计 366
9.5.2 工程设计 367
9.6 系统工程设计阶段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368
第10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施工、安装、调试及验收 369
10.1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施工安装与调试 369
10.1.1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的条件 369
10.1.2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线路的敷设 370
10.1.3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供电与接地 373
10.1.4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 375
10.1.5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调试 377
10.1.6 工程施工安装与调试阶段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378
10.2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干扰与抗干扰 379
10.2.1 外部视频干扰及其抑制法 379
10.2.2 基带传输中的低频干扰及其抑制法 381
10.2.3 地环路电流引起的干扰、判断及解除方法 384
10.2.4 射频传输中的噪声干扰及解决方法 386
10.2.5 各种实用的抗干扰措施 386
10.3 系统调试中常见的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389
10.3.1 设备与部件引起的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389
10.3.2 摄像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391
10.3.3 DVR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393
10.3.4 从监视器图像判断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 397
10.3.5 其他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400
10.3.6 断路、短路的预防与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402
10.4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工程验收 404
10.4.1 系统工程验收的内容及规定 404
10.4.2 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 404
10.4.3 系统质量的检查验收 406
10.4.4 系统工程竣工验收文件 408
10.4.5 系统工程验收阶段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408
参考文献 409
警绳分为长短两种。
蛇口——警绳一端固定之小圈(图252) 引轮——即活扣(图256)。
半轮——将绳折半形成之轮(图253) 活轮——即活套(图257)。
单结——一扣之结 (图254)。 难结——固定性较强之结(图258—1、2)
捕轮——穿入蛇口形成之轮(图255)。 死结——即死结(图259)。
将绳折半挂于食指上,拇指和小指张开,余绳牵至小指套挂,再斜挂于拇指上形成8字形,来回重叠缠绕至全绳的三分之一处,将绳取下握住,从另一端抽挂与食指上的半轮,使之两端长于其余之半轮,余绳再从挂于食指之半轮一端缠绕,缠绕毕,以未端之绳折一半轮,穿入长套内,从一端抽紧即成。使用时抽出半轮即解。
佩带方法:将警绳装在警绳盒内,佩带在身体左后侧的制式腰带上。
使用方法:
押解绳:适用于长途押解,其方法简便,结合手铐使用,既不影响罪犯的必要活动又不易逃脱。
方法:将绳折半,打一单结,令罪犯两脚分开或跪下,立于罪犯侧后方,右脚外侧顶罪犯右脚外侧,作护档防卫,将单结放于罪犯颈后,两绳分开由胸前交叉,在罪犯两大臂上缠绕2至3圈后,余绳打一难结,两绳在背后拉紧打一死结,再将绳结合后穿入颈后单结孔内打一难结即成。
执行绳:对执行死刑的罪犯使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提高警惕,防止罪犯作垂死性报复。
方法:将绳折半,打一单结,令罪犯两腿分开或跪下,立于罪犯一侧,以有脚外侧紧顶罪犯之右脚外侧,将单结置于罪犯颈后,两绳分开由前向后,由上向下地在罪犯两臂上缠绕4至5圈,绳头从腕关节上的最后一圈下穿过,再将罪犯两手拧在背后合在一起,两绳交叉在罪犯手腕上缠绕两圈,打一单结,然后把余绳结合在一起,穿入单结孔内,用手向上猛托罪犯手,将绳拉紧,作一难结,留一引套于罪犯脖子上即成。
腰手绳:用于秘密押解
方法:将绳折半,令罪犯两脚分开站立,位于罪犯身后,在折半之端作一活轮套住罪犯右手腕,抽紧打一难结,余绳穿过难结孔,在绳内35公分作一活轮向后绕过套在罪犯右手腕上抽紧打一难结,再将绳由前饶过,在罪犯右手腕上缠绕两圈,打一死结即成,余绳放于罪犯裤兜里,令罪犯双手插入裤兜。
腕部捆绑:将罪犯摔倒压伏或迫使分腿跪下,将罪犯双手反拧背后,双手取警绳的中间部位,将绳折半形成两个半轮,再将两个半轮系成一个单记,拉出后形成两个活轮,将两个活轮分别套在罪犯两手腕关节,拉紧系成死结即可。
小臂捆绑:将罪犯摔倒压伏或迫使分腿跪下,将罪犯双手反拧背后,两肘内夹,两小臂尽量相叠靠近,用绳在其小臂缠绕数圈后,在从其小臂之间穿过横勒一道,形成十字交叉,然后系成死结即可。
大臂捆绑:将罪犯摔倒压伏或迫使其分腿跪下,将罪犯双肩拉至背后,用绳在其两大臂处缠绕成8字形,拉紧后成死结即可。
在没有制式器材的情况下,可使用简便器材进行捆绑1皮带,线腰带:将罪犯压伏后,将其双臂拧至背后,用皮带等在其两大臂上缠成8字形,拉紧即可。2鞋带,枪纲(枪绳):将罪犯双臂,两拇指顺着并在一起,用鞋带等在腕关节或拇指上缠绕数圈,打一死结即成。3手帕:将罪犯摔倒压伏或迫使其分腿跪下,将罪犯双手拧至背后交叉,用手帕在其腕关节或拇指处缠绕一圈,打一死结即成。
特警捆绑技术
捆绑技术是制服并控制歹徒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在临时看管或押解途中防止罪犯逃跑的一项主要手段。
一、捆绑前的准备
(一)制服控制为前提捆绑歹徒除使用警绳外,还可以利用皮带、领带、鞋带、绷带、毛巾、布条、电线等物,进行暂时性捆绑。捆绑实施要在将罪犯制服并控制咸俯卧状态下进行,或在使其处于被动不利而失去抵抗能力的基础上快速完成;动作熟练,迅速并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在没有把握完全将罪犯控制的情况下,不可轻易脱手或放弃对其控制。
(二)准备工作
将歹徒摔倒成俯卧姿势后,应分腿骑坐在歹徒的腰背上,并将其双手反拧于背后;应分腿前顶,抵住其被卷拧的手臂或咸跪撑坐骑,用两膝窝夹住敌方两手臂;或将其两臂反撅并前推,然后用两侧髋腹前顶达到控制;或将其两臂分别夹在我两侧大腿上的髋窝处。将歹徒牢固地控制后,抽出一只手取出警绳,或取下歹徒的领带、腰带、鞋带等绳状物,迅速开始捆绑。如果时间不允许打结,就无需打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警绳下端打成一个活结,便于套锁,也可预先将警绳打好一个活结提前准备好。
二、捆绑方法
(一)腕指捆绑法
1、动作要领:将歹徒的双臂反剪于身后,使其手背相对,两腕贴紧,用一根鞋带在其双腕部位紧缠数道,然后在两腕间的环行带上再横向捆扎,以加固环行带再将带子两端相合打上结。然后,用另一根鞋带的一端将歹徒的两个小指根部并列扎在一起并扎紧,再用另一端从其腕部环形带中间绕过拉紧并捆住其两个拇指根部,使其两个小指和拇指与捆紧的腕相互牵扯而受到限制。
2、动作要领用一根1.5米左右细绳将歹徒腕关节捆紧固定后,用绳子一端从腰带下面穿过,另一端由其两手背间穿过,拉紧两头,打成死结。这样可使其腕部与后侧腰带固定。
3、动作要领:将歹徒两小臂反剪于身后,上下重叠。用皮带尾部朝上,扣环部分朝下,放置其后背中间,抓住扣环,用皮带在其下方胳膊的手腕上缠绕数圈牢牢捆紧,然后再缠绕上方手腕数圈并穿过皮带扣环扣紧,捆绑时要使罪犯双臂紧紧靠拢并扎扣牢固。
(二)腕颈捆绑法
动作要领,用一根2米左右的长绳,将歹徒双臂反剪于身后,使其手背相对,两腕贴紧,用绳一端在其双腕紧缠数道,用力向上方提拉,用较长的一端绳子将其颈部缠绕拉紧,而后与较短的一端在背后打成结。此种捆绑法可使其双腕被捆后吊起,与颈部相互牵拉。
(三)肩臂捆绑法
1、动作要领:用一根2米左右的长绳,一端捆扎其右腕并打成死结拉紧,将右腕经体前吊在其左肩上,然后将绳沿逆时针方向缠绕颈部。缠绕时要将其右腕与颈部缠绕在一起并拉紧。此种捆法可使其两臂悬吊,相互牵拉并颈部固定。
2、动作要领:采用同样的捆绑法,将歹徒右臂吊在右肩上,沿顺时针缠绕住腕,扎紧吊起固定。
(四)抱背捆绑法
1、动作要领:将歹徒两臂盘抱于胸前,两手腕在腋下夹紧并伸出;用一根2米左右的长绳两端从其后背两侧分别捆住其两手腕,使其两腕与躯干固定。
2、动作要领将歹徒两臂侧抱于胸前,右手腕在其左肩上成抱颈动作,左手腕在右腋下抱背动作:用一根1.5米左右的长绳两端,从其背后上下分别捆住其两侧手腕,使其两腕与躯干固定。
(五)抱颈捆绑法
动作要领:将歹徒两臂交叉盘抱于颈部,用一根1米左右的绳子两端,从其颈部后侧分别捆住其两侧手腕,使其两腕紧贴肩颈部被固定。
(六)腕臂捆绑法
动作要领:用皮带在其背后将其两大臂勒紧扎牢,再用一根绳子在其体前分别捆住其两侧手腕,将其前后固定。
(七)臂颈捆绑
1、动作要领:用一根2米左右的长绳中段,勒住歹徒的颈部前侧,并将两端分别向背后伸到腋下,然后从里向外缠绕数圈捆住其大臂;再将绳子两端的剩余部分分别套住肩背后侧的两根斜绳,与背后捆臂的横绳勒紧扎在一起(图11)。
2、动作要领:要领基本同上,只是将绳子中端打一活结,留在其颈部后侧。先从其颈后向前缠绕,在颈前交叉,再向颈后分别沿伸,捆住其大臂,然后用余绳两端穿入活结的孔向后拉紧。此法既控制其臂又控制其颈部。
3、动作要领:要领基本同上,只是将佘绳两端一头穿过颈后的绳孔向后拉紧:用另一端将其两腕重叠捆住扎牢。然后将两端绳子打成结(图12)。
4、动作要领:用一根2米左右手的长绳,在歹徒背后将其两侧大臂缠绕成”8”字型,并拉紧打个死结再用较长的一端余绳从其颈部绕过。向后拉紧与另一端打一死结(图13)。
(八)全身捆绑法
1、动作要领:用一根3—4米的长绳,采用腕颈捆绑法,将其上半身控制住;然后用绳子另一端,捆住其折叠的两脚踝关节,拉紧并扎死。此法可将其全身固定,使其颈、臂、腿三者互相牵拉制约,而无法解脱(图14)。
2、动作要领;采用腕臂捆绑法,将其腕臂控制后,再用另一根绳子,将其两脚踝缠住捆紧,用余绳与固定臂部的皮带连接并扎死。还可用手帕等物将其嘴堵住(图15)。
3、动作要领:采用臂颈捆绑法的第三种,将其臂、颈、腕部控制住然后用皮带捆绑法的批三种,再用鞋带捆住其两脚踝,达到将其坐立或俯卧的全身控制(图16)。
三、注意的间题
(一)实施捆绑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和动态。
(二)动作熟练,手法迅速,捆绑牢固结实。
(三)捆绑过程中,要警惕罪犯突然反抗,如遇此情况应放弃捆绑,实施再控制后再进行捆绑。
(四)捆绑手指时,不易过死过紧,以防血脉不通造成肢体致残。
(五))捆绑颈部时,用力不可过大,不可勒得太紧以免窒息或出现生命危险。
捆绑的目的是临时看管或在押解途中限制其行动并防止其逃脱或出现意外,起到暂时控制其行动自由的目的;因而要求到达押解地点或结束对其控制之后,要立即解开,以免出现伤害。
基本捆绑方法
1、大臂捆绑法
方法一:令敌跪下或俯卧两肩后张,两臂后背。用长2米左右的绳子,绳的一端在其一大臂上绕"8"字形,拉紧打一死结,再将另一端从颈部绕过在另一大臂上缠绕成"8"字形,与这一绳端打一死结即可。
方法二:用一腰带在其大臂上缠绕成"8"字形扣紧即可。
2、小臂捆绑法
将对方两臂拧到背后,使其双手小臂重叠,掌背相对,用警绳在其小臂上缠绕数圈后,再从其两小臂之间穿过横系一道,成十字交叉,并结一死结。
3、手腕捆绑法
方法一:两臂后背,用双活轮结套住双腕,拉紧打一死结即可。
方法二:如果绳长还可在方法一的基础上,一端绳绕拉紧与另一端打成死结。
方法三:双手取警绳中间部位,将绳折半形成两个半轮,再将两个半轮系成一个单结,将形成的两个活轮分别套在对方两个手腕上,拉紧后再系成死结。
4、手指捆绑法
方法一:两臂后背,两手背相对,用鞋带在其拇指第二节上缠绕数圈后,打一死结,再在两手腕上缠绕数圈。
方法二:在方法一的基础上再缠绕住小指第三节即可。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