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矮象草(学名:Pennisetum purpereum)是一种禾本科植物。这种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区域。现在世界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已引种栽培。
矮象草喜湿润,耐高温,亦比较耐低温,最适温度为25-32℃,遇霜冻,地上部分枯死,地下部分仍存活,待春季气温上升到14℃开始萌发生长。对土壤选择不严,耐瘠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很强。
栽培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最好有灌溉条件。栽培时间和措施与桂牧1号象草相同,种植前,应先整地,施足底肥,整细耙平。每亩用种茎75-100公斤,栽植前选用新鲜、健壮的种茎切成含2-3个节的茎段,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穴深10-15厘米, 覆土3-4厘米。如需扩大栽培面积,5月份可利用分蘖枝条移植。矮象草前期生长缓慢,需及时中耕除草,长至50厘米左右即可刈割,以后每刈割一次留茬高度增加1-2厘米,刈割后结合灌溉追施速效肥。 3.营养价值及其利用矮象草分蘖与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在中等水肥条件下,年刈割4-6次,每亩产鲜草6000-10000公斤,供青期5-10月。叶片多,叶量达茎叶总量的60%以上。营养丰富,适口性较好。据分析,分蘖期干物质蛋白质含量13.34%,粗脂肪为3.32%,粗纤维为28.51%。牛、羊、兔、鱼均喜食。
矮象草是美国经十多年选育成功的一种高产优质饲草。1987年从美国引入广西,1991年引入湖南,均试种成功,饲喂效果极佳。1994 年被国家科委正式立项列入国家级推广项目。
一、经济效益特点
1.产量高。 在中等水肥条件下,年亩产鲜草一般在0.8~1.2万公斤。1994 年湖南长沙栽培在水库山坡的黄土壤上,7月上旬第一次割青亩产达4330公斤,产草量比在同等条件下的苏丹草要高40%~50%。
2.品质好。 据广西畜牧研究所测定, 美国矮象草粗蛋白质含量达13.34%(是谷物籽实的2 倍 ),粗脂肪3.32%,粗纤维28.15%,无氮浸出物39.1%,粗灰分15.6%,钙0.35%,磷0.12%。与普通象草相比,粗蛋白质, 叶产量要高一倍,粗纤维低11%。
3.饲喂效果好。 草鱼对矮象草粗蛋白质的消化率达77.6%,日增重提高26%;饲喂奶牛,产奶量提高18.68%。
4.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这一新品种在我国南方各省市,海拔在800米以下的红、黄、砂壤土均能生长良好,只要栽培管理得当,均可获得较好产量。
5.多年生,一年移植,利用多年。 用茎繁殖,越冬期不怕冻害。
二、生物学特性
矮象草是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直立圆形、径粗1~2厘米,高100~150厘米;节密,有7~15节,成熟时节间具黑粉;叶鞘包茎,叶质厚,直立,叶宽2~3厘米。丛生,分蘖多,一 的叶覆盖面积达1平方米。较耐寒,重霜时地上部分枯黄,但地下部分存活, 待春季即发芽生长。气温在14℃则开始生长,适宜气温25 ℃~32℃,在35℃以上的高温,只要水肥充足,仍生长茂盛。对氮肥敏感。在我国不能结籽,只能靠种茎繁殖。三、栽培管理
1.土肥要求 欲获得高产, 应选择松厚肥沃潮湿的土壤栽植,土深耕30~40厘米,清除杂草, 平整土地后开穴移栽,株行距均为40~50厘米,穴深20~25 厘米。每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80公斤, 施入穴内与土拌作基肥。如采用稻田移植效果更佳。2.移植 选用新鲜粗壮无病虫害的种茎切2~3 个节为一段,将茎节横放入穴内,覆土3~4厘米, 每穴用种茎2根。湖南移植季节是2月下旬至3月下旬,最迟不超过4月下旬,5月可用分蘖移植。3.肥水管理 该草前期生长较慢, 要及时中耕除草追肥。中耕时严禁损伤草根。追肥以氮肥为主, 每亩每次用尿素12~15公斤。遇旱时一定要浇水抗旱。
四、割青利用
适时割青非常重要,割青过早影响草的产量,过晚又影响草的质量,导致适口性变差,粗蛋白含量下降,利用率降低。每年割青5~6次。一般在移栽后70~90 天后进行第一次割青,以后每隔50~60天,草自然高度达60 ~80厘米时割青1次。初割留茬高2~3厘米,以后每割一次向上递增1~2厘米。 每次割青后按上述用量追施尿素一次,施足尿素不但是提高鲜草产量的关键, 而且可大幅度提高鲜草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使其适口性、 利用率大大提高,生长加快。鲜草产量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水肥条件和管理水平。
五、留种
留作第二年做种的种茎应在7月后停止割青,以促使茎杆粗壮,积累足够营养,提高生活力。 在重霜前将种茎砍回收入防空洞或地窖内即可安全越冬。 割青利用部分应在10月底停止割青, 入冬前在草兜上加盖稻草或猪牛粪,以保暖防冻、安全越冬。
矮象草株高只有1-1.5米,茎丛生,直立呈扁椭圆形 ,有节且密,节间长2.4-4.7厘米,每茎杆有7-15节,分蘖9-30个,叶片长50-80厘米,宽2-3厘米,叶质厚,具白色硬毛,茎杆短,叶量多。根系主要分布在30厘米以上土层,在江西不开花结实。
台湾甜象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很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均能良好生长,能耐轻霜,抗寒能力强于皇竹草。在广州、南宁等地能保持青绿过冬,在气温5℃以下时停止生长,8~10℃时生长受抑制,...
甜象草是从台湾引进的优质高产牧草。甜象草是两个高产狼尾草A146与A149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据台湾牧草种植委员会统计,每公顷产量为200-400吨,即亩产14~28吨,抗寒能力强量最高超过30吨,营养...
甜象草属无性繁殖植物,一般都采用成熟的甜象草茎节为种苗,采取无性的方式栽培,可利用茎节扦插或根茎分株移栽方式,快速扩繁,引种前,要选购纯正的甜象草种茎。在土壤、气候及管理条件较好时,可直接在大田栽种植...
是一种适于红壤地区种植的禾本科优质高产新饲草品种,该品种为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培育得到,1987年我国广西省首先引进,在发展节粮型草地畜牧业中有很大作用[8,9],叶量大,一般占到总量的60%~75%,每公顷产鲜草75~180 t。其主要特点有:分蘖多,再生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叶量多,饲喂效果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多年生,多年利用;覆盖强度大,密封地面快,拦截泥沙能力强,种植后,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起到固土保水,保堤护坡,防淤减积的作用。
矮墩连续刚构桥合拢段的顶推施工
为适应连续刚构桥在次中跨合拢前后的刚度变化及改善矮主墩的受力 ,在对边主墩施加水平推力的前提下实现了合拢 ,为矮墩连续刚构体系的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象草是动物的优良饲草象草因大象喜食而得名。其种植简便、适口性好、营养价值较一般植物高,是野生和家养动物的良好饲料。象草多作青刈饲料,也可青贮或调制成干草。柔嫩的象草适口性更好,青贮和干草一般要添加大豆等以提高其适口性和消化率。因此,大面积种植象草,是解决饲料不足的有效方法之一。
象草是重要的造纸业原料使用象草作为造纸材料可以追溯到1980年,广西桂林的造纸厂曾用象草制造有光纸、单胶纸和火柴纸,各项物理指标均达到标准
象草是新型生物能源美国1980年率先将象草作为能源作物开展研究工作,经过长达20年的研究,证明其可用于乙醇、沼气和电能的生产。在佛罗里达,象草和甘蔗对太阳总辐射的利用率为1.11-1.25克/兆焦,对生理辐射能的利用率为2.54-2.90克/兆焦,总能产量为645-859吉焦/(公顷·年)。
象草的生态效益草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既能涵蓄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又能保持水土、固堤护坡。由于象草分蘖多、叶片多、根系发达、植株高大,形成了茎叶相互交错的网状覆盖的层次,不仅自身有吸收水分的能力,更主要的是靠强大的分蘖根群,帮助了暴雨的迅速下渗,保护了表土,发挥了生态效益]。所以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开发利用山地的理想草种。
台湾甜象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和皇竹草均为是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牧草品种。
皇竹草由美洲狼尾草和象草杂交育成,叶片宽大,叶多茎少,植株高大,鲜草产量高,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由于其产量高,品质优,消化率高而名列饲用牧草之首。台湾甜象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和皇竹草相似,它们不仅抗寒能力强,产量高,而且含糖量高,适口性非常好。
其生长季的光合产物积累主要以叶片、秸秆的形式存在,单蘖茎叶重成为单蘖重的主要结构组份。皇竹草分蘖数最多,桂草次之,甜象草最少,但甜象草单蘖重最高,皇竹草次之,桂草最低,甜象草总产草量最高,在同等生长条件、刈割条件下,甜象草刈割次数能多于桂草与皇竹草。
禾本科品种叶量含量比例和品种等决定其营养物质含量的高低。本研究结果表明,象草不同器官营养价值高低依次为叶片>籽粒>茎秆。本研究中,甜象草产草量、叶片比例、株高最佳,皇竹草粗蛋白含量最高,甜象草粗脂肪含量最高。
皇竹草与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作为我国南方地区栽种的主要牧草品种,已得到成功的推广应用。台湾甜象草为新引进的牧草品种,其适口性、营养价值、产量、抗性等各方面均优于皇竹草与桂草,饲用价值高,可作为我国畜禽的优质青饲料类牧草。 2100433B
象草为多年生牧草,产量增长潜力大,需肥量大。在整地时施入有机肥15000-30000千克/公顷,也可用复合肥作基肥,150-250千克/公顷。栽培时间以春季3月上旬-3月下旬为宜,暖冬年份可在种茎收获期进行冬植。按行距50厘米左右开沟,肥力差的土壤行距稍密些,开沟深度4-5厘米,冬植时沟深8-10厘米,以保护种茎安全过冬。开沟后将种茎平放沟内,1沟摆2行(矮象草摆1行),并错动节位,施钙镁磷肥450-750千克/公顷于行沟内,盖土5-8厘米。
象草出苗在春季,一是杂草多,要进行1-2次中耕锄杂,并施尿素75-120千克/公顷催苗;二是雨水多,低洼地要开沟排水,防止积水。一般在株高80厘米以上刈割利用。根据饲养动物种类刈割高度有别,用作兔、鹅等动物,或草食性鱼类的饲料,宜在50-100厘米时刈割;用做草食大家畜牛、羊等的饲料,可在100-150厘米时刈割。利用时宜切成3-5厘米长度。再生分蘖从基部萌发,刈割时留茎基部1-2个茎节。夏秋高温天气,遇干旱有灌溉条件的要及时灌溉,可显著提高产量。
象草宿根越冬一般较安全,冬季前对宿根进行根蔸培土或施15000-30000千克/公顷牛栏粪盖住根蔸,对保护宿根安全越冬十分有利,也有助于下年度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