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耐腐耐磨,一泵多用,酸碱类清液料浆均适用。
2) 泵体为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结构,衬里厚度为8~20mm,该泵应用了衬塑专利技术,和其它同类泵相比较,具有衬里层抗热变形性能好,耐开裂,防脱落,使用温度高等优势。
3) 叶轮分开式,闭式二种,可根据介质状况任选。
4) 密封:K型动力密封、K1型动力密封、T型填料密封、T1型填料密封、C3型非标密封。
5) 适用介质:浓度80%以下硫酸,50%以下硝酸,各种浓度的盐酸,液碱,既适用清液也适用料浆。
4、主要技术参数:使用温度-20℃~90℃(使用改性材质,可提高到100℃以上), 进口直径 32mm~350mm, 流量5~2600m3/h,扬程80m以内。
名称:K型动密封
结构特点:
采用2~4个氟橡胶油封作为密封件,结构简单、可靠、价格较低,开空车不能超过5分钟。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清液或含固量≤15%的料浆以及含杂质的污水等腐蚀性介质
名称:K1型动密封
结构特点:采用2~4个氟橡胶油封作为密封件,结构简单、可靠、价格较低,可开空车,寿命比K型长。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清液或含固量≤15%的料浆以及含杂质的污水等腐蚀性介质
K型及K1型动力密封主要由副叶轮(或副叶片)与停车密封(橡胶油封)组成。工作时由于副叶轮(或副叶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密封腔处于负压状态,从而阻止液体向外泄漏,此时,停车密封不起作用。橡胶油封的唇口因负压而松开,与轴套产生一定间隙,减小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停机时,由于副叶轮(或副叶片)停止旋转,密封腔由负压转为正压,停车密封开始工作,橡胶油封的唇口在压力作用下紧紧包住轴套,从而达到密封目的。若允许冷却水渗入介质内,可选用带冷却水K型动力密封,即可添加外冷却水装置,延长油封的使用寿命。该密封的油封采用氟橡胶制成,主要适用于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料浆、含杂质的污水等腐蚀性介质(带冷却水K型动力密封用的冷却水为洁净的自来水,压力适宜在0.05Mpa以内)。
1.1 运行前的检查
试运行前应先用手盘动联轴器或轴,检查转向是否正确,运转是否灵活,如盘不动或有异常声音,应及时检查,检查时先从外部用手检查联轴器是否水平,从轴承座上的油镜孔处查看润滑油的位置是否在油镜的中心线附近(太多应放掉一些,太少应加上一些),边检查边盘动,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就要拆泵检查,(拆泵时请参照本说明书上的结构简图和拆装程序)清理异物,并和本厂联系协商解决方法。
1.2 开车步骤
a.将泵内灌满液体
b.及时打开进口阀门(如进口阀门为单向止回阀,就不需要人工操作)
c.接通电源
d.再打开出口阀门
1.3 运行 运行中如有异常声音,或有电机发热等不正常情况出现时,也应停机检查,检查方法和步骤同1
1.4 停机
a.先关闭出口处阀门
b.切断电源,并及时关闭进口处阀门;(如进口阀门为单向止回阀,就不需要人工操作)。
1.5 维护
a.轴承座内的润滑油应定期更换,正常情况六个月更换一次。
b.寒冷季节,停泵后若有结冰现象,应先接通密封处冷却水,必要时可加热水进去解冻,之后用手盘动联轴器,直到运转灵活,再按照启动步骤开车。
c.有冷却水装置的泵,开车前应先接通冷却水,泵正常运行时,可继续接通,若条件不允许也可停掉,冷却水的流量和压力都没有要求,自来水即可;
d.泵在关闭出口阀门时的运行称为闭压运行状态,全塑泵或衬塑泵的闭压运行时间应尽可能减短,常温介质以不超过5分种为限,高温介质最好不要超过2分种;
e.中分泵壳的泵,如进口150mm以上的泵,中分面处的密封塑料,因热胀冷缩尺寸有些变化,安装时应先将中分处的连接螺栓拧紧,再连接进口管路,以防中分面泄漏,此条对北方的用户尤其重要;
f.泵不能承受进出口管道的重量,进口管路越短越好,泵出口到阀门处的垂直高度应尽可能短;
g.保持电机上没有水迹,防止电机受潮。
2.1 不带付叶轮的泵(进口直径≤125mm的泵)
拆装顺序:(参照本说明书中的结构图)
a. 松开泵壳9与泵盖1连接螺栓,拆下泵盖。
b. 松开锁紧螺母2(左旋螺纹)和防转螺母4(左旋螺纹),拆下叶轮8。
c. 松开泵壳9与轴承座26的连接螺栓,拆下泵壳。
d. 松开密封盒13与泵壳9的连接螺栓,拆下密封盒。
e. 旋开密封盒上的后压盖20,取出K形密封圈15。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需要注意的是:
a. 将叶轮拼帽拼紧后,检查一下叶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此间隙要求在2mm左右。
b. 安装好泵盖后,检查一下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从出口处往里看),此间隙应保证在2mm左右,高温介质用泵,此间隙要求在2.5mm左右。
c. 叶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达不到要求的,可通过增减叶轮与轴套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d. 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达不到要求的,可通过增减泵体与泵盖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2.2 带付叶轮的泵(进口直径>125mm的泵)
拆装顺序:(参照说明书中的结构图)
a. 松开泵壳9与泵盖1连接螺栓,拆下泵盖。
b. 松开锁紧螺母2(左旋螺纹)和防转螺母4(左旋螺纹),拆下叶轮8。
c. 松开泵壳9与轴承座28的连接螺栓,密封盒14与泵壳9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泵壳9。
d. 依次拆下付叶轮11,密封盒14,K形密封圈15,轴套18。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需要注意的是:
a. 将叶轮拼帽与挡水圈后的螺母相对拼紧后,检查一下叶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此间隙要求在2.5mm左右
b. 安装好泵盖后,检查一下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从出口处往里看),此间隙应保证在2mm左右,高温介质用泵,此间隙要求在2.5mm
c. 叶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不符合要求的,可通过增减叶轮与轴套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d. 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不符合要求的,可通过增减泵体与泵盖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UHB-Z耐腐耐磨脱硫泵属悬臂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是专为电厂烟气脱硫和污水处理等项目而设计开发的,该泵采用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制成,具有非常优良的耐腐蚀性和优秀的耐磨性能。该泵广泛适用于温度在100度以下,含固量(硬质软质颗粒不限)不超过40%的任意浓度的酸、碱、盐(含氯离子介质)强氧化剂、有机溶剂等介质的输送,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是电厂或各类化工企业用于烟气脱硫环保达标的一种理想的专用泵。
不是说泵种类决定了同轴度,任何传动设备的同轴度的找法都是相同的,不一样的仅仅是精度差别而已。 水泵找同心度一般小泵,找塞尺靠在联轴器上观察四面偏差,基本保持一致,联轴器两个面的间距按照安装说明书,一般...
脱硫循环泵可用作石灰石浆液输送泵、石膏液排出泵、过滤器给料泵、吸收塔循环泵、回收泵等
循环水泵,热水循环泵,暖气循环泵,家用循环泵,是按照怎么分类的
你这个名称,应该是按功能来分类的,循环泵,可分为,循环水泵,热水循环泵,暖气循环泵,而家用循环泵,应该是另一个分类,如工业循环泵,家用循环泵
UHB-Z系列耐腐耐磨泵是一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工况条件的泵,如输送酸、碱性清液或料浆;冶炼行业各种腐蚀性矿浆;硫酸行业各类稀酸;环保行业各类污水等。该泵既耐腐蚀又耐磨损,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具有如下特点:
1) 强大的耐磨性:过流部件全部采用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制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耐磨性居塑料之首,比尼龙66(PA66)、聚四氟乙烯(PTFE)高4倍,是碳钢、不锈钢耐磨性的7-10倍。
2) 强大的耐冲击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冲击强度位居通用工程塑料之首,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5倍,且能在零下196℃下保持稳定,这是其它任何塑料所没有的特性。
3) 优良的耐腐蚀性:该泵在一定温度和浓度范围内能耐各种腐蚀性介质(酸、碱、盐)及有机溶剂,在20℃和90℃的80种有机溶剂中浸渍30d。外表无任何反常现象,其它物理性能也几乎没有变化。
4) 无噪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冲击能吸收性为塑料中最高值,消音性好,从而在输送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液体流动产生的噪音。
5) 安全可靠,无毒素分解:该泵所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化学性能极其稳定,因此亦适合在食品行业使用。
6) 摩擦系数低:该泵的内部的摩擦系为仅为0.07-0.11,故具有自润滑性。在水润滑条件下,其动摩擦系数比PA66和聚甲醛(POM)低一半。当以滑动或转动形式工作时,比钢和黄铜加了润滑油后的润滑性还要好。
7) 抗粘性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抗粘性极好,抗粘附能力与PTFE相当,因此在输送一些黏度较高的介质时亦表现突出。
序号 | 型号 | 流量 (m3/h) | 扬程 (m) | 转速 (r/min) | 功率(kw) | 进出口直径 (mm×mm) | 重量(kg) | |
轴功率 | 配备电机 | |||||||
1 | 32UHB-Z-3-13 | 3 | 13 | 2900 | 0.3 | 0.75 | 32×25 | 80 |
2 | 32UHB-Z-5-12 | 5 | 12 | 2900 | 0.42 | 0.75 | ||
3 | 32UHB-Z-7-10 | 7 | 10 | 2900 | 0.5 | 0.75 | ||
4 | 32UHB-Z-5-5 | 5 | 5 | 1450 | 0.25 | 0.75 | ||
5 | 32UHB-Z-3-18 | 3 | 18 | 2900 | 0.4 | 1.1 | ||
6 | 32UHB-Z-5-15 | 5 | 15 | 2900 | 0.55 | 1.1 | ||
7 | 32UHB-Z-8-12 | 8 | 12 | 2900 | 0.7 | 1.1 | ||
8 | 32UHB-Z-5-20 | 5 | 20 | 2900 | 0.72 | 1.1 | ||
9 | 32UHB-Z-8-18 | 8 | 18 | 2900 | 1.2 | 1.5 | ||
10 | 32UHB-Z-12-15 | 12 | 15 | 2900 | 1.3 | 2.2 | ||
11 | 32UHB-Z-5-25 | 5 | 25 | 2900 | 1.1 | 2.2 | ||
12 | 32UHB-Z-10-20 | 10 | 20 | 2900 | 1.6 | 2.2 | ||
13 | 32UHB-Z-15-15 | 15 | 15 | 2900 | 1.7 | 2.2 | ||
14 | 32UHB-Z-7.5-6 | 7.5 | 6 | 1450 | 0.4 | 0.75 | ||
15 | 40UHB-Z-10-18 | 10 | 18 | 2900 | 1.3 | 2.2 | 40 X 32 | 130 |
16 | 40UHB-Z-15-15 | 15 | 15 | 2900 | 1.7 | 2.2 | ||
17 | 40UHB-Z-10-30 | 10 | 30 | 2900 | 2.2 | 3 | ||
18 | 40UHB-Z-15-25 | 15 | 25 | 2900 | 2.7 | 3 | ||
19 | 40UHB-Z-18-20 | 18 | 20 | 2900 | 2.6 | 3 |
LC系列高效烟气脱硫循环泵简介
1 概述 性能范围 2 结构特点及设计优点 3 一:结构特点 二:设计优点 4 5 设备油位检查: 设备温度检查: 6 运行中应注意事项: 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 7
脱硫系统吸收塔循环泵叶轮磨损
脱硫系统吸收塔循环泵叶轮磨损 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3 原因分析 3.1 石灰石粒径大或品质不合格 原因可能是石灰石浆液的粒径不合格或石灰石品质不合格 .不能 达到90%通过250目筛 通过严把进料关、调整钢球数目和大小使石灰石浆液粒径合格。 3,2 循环泵产生汽蚀 . 吸收塔的密度过高易结晶,而密度过低容易结垢,这就是产生汽 蚀的原因 吸收塔除雾器部分挡板脱落、 沉淀,被吸在吸收塔循环泵和吸收 塔扰动泵人日滤网处形成堵塞, 也是吸收塔循环泵和吸收塔扰动泵叶 轮产生汽蚀的原因之一。 保持合理的密度值和彻底的冲洗保证人口畅通。液密度控制在 1 100一1 090 kg/m'. 要使吸收塔石膏浆液密度达到 1 100 kg/m' ,启动 石膏脱水系统运行时,开 4个石膏旋流子,石膏旋流站人口压力控制 在130--150 kPa ,石膏经过初级分离的密度能够大于 1 500 kg/m'. 石膏
UHB-Z系列耐腐耐磨泵是一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工况条件的泵,如输送酸、碱性清液或料浆;冶炼行业各种腐蚀性矿浆;硫酸行业各类稀酸;环保行业各类污水等。该泵既耐腐蚀又耐磨损,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具有如下特点:
1) 强大的耐磨性:过流部件全部采用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制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耐磨性居塑料之首,比尼龙66(PA66)、聚四氟乙烯(PTFE)高4倍,是碳钢、不锈钢耐磨性的7-10倍。
2) 强大的耐冲击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冲击强度位居通用工程塑料之首,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5倍,且能在零下196℃下保持稳定,这是其它任何塑料所没有的特性。
3) 优良的耐腐蚀性:该泵在一定温度和浓度范围内能耐各种腐蚀性介质(酸、碱、盐)及有机溶剂,在20℃和90℃的80种有机溶剂中浸渍30d。外表无任何反常现象,其它物理性能也几乎没有变化。
4) 无噪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冲击能吸收性为塑料中最高值,消音性好,从而在输送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液体流动产生的噪音。
5) 安全可靠,无毒素分解:该泵所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化学性能极其稳定,因此亦适合在食品行业使用。
6) 摩擦系数低:该泵的内部的摩擦系为仅为0.07-0.11,故具有自润滑性。在水润滑条件下,其动摩擦系数比PA66和聚甲醛(POM)低一半。当以滑动或转动形式工作时,比钢和黄铜加了润滑油后的润滑性还要好。
7) 抗粘性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抗粘性极好,抗粘附能力与PTFE相当,因此在输送一些黏度较高的介质时亦表现突出。
1) 耐腐耐磨,一泵多用,酸碱类清液料浆均适用。
2) 泵体为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结构,衬里厚度为8~20mm,该泵应用了衬塑专利技术,和其它同类泵相比较,具有衬里层抗热变形性能好,耐开裂,防脱落,使用温度高等优势。
3) 叶轮分开式,闭式二种,可根据介质状况任选。
4) 密封:K型动力密封、K1型动力密封、T型填料密封、T1型填料密封、C3型非标密封。
5) 适用介质:浓度80%以下硫酸,50%以下硝酸,各种浓度的盐酸,液碱,既适用清液也适用料浆。
4、主要技术参数:使用温度-20℃~90℃(使用改性材质,可提高到100℃以上), 进口直径 32mm~350mm, 流量5~2600m3/h,扬程80m以内。
根据在线监测系统实际运行数据,对某电厂600MW机组脱硫浆液循环泵运行组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在脱硫系统入口SO2浓度变化时,分析了9种组合方式下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及循环泵的运行电流。结果表明,随着脱硫入口SO2浓度升高,循环泵的运行数量及电流增加,浆液循环泵运行数量相同时,组合方式不一样,脱硫效率也不一样。
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中,浆液循环泵是核心设备,每台循环泵与各自对应的喷淋层连接,为吸收塔提供石灰石浆液,其运行方式不仅直接影响系统的脱硫效率,也与系统的能耗密切相关。
1某电厂脱硫系统概况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4]62号、《山西省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提速3年推进计划》等要求,全省现役单机300MW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2017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SO2排放浓度低于35mg/m3。
由于该电厂原有脱硫装置无法满足新的排放要求,因此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经过改造后,每台机组脱硫系统配置4台流量为13500m3/h的浆液循环泵加1台设计流量为6000m3/h的辅助浆液循环泵,吸收塔内设置4层喷淋层加2层辅助喷淋层。各浆液循环泵的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表1浆液循环泵设计参数
在烟气脱硫系统FGD(flue gas desulfurization)入口SO2浓度处于不同范围内时,分别调节循环泵的数量和组合方式,根据在线监测系统记录各浆液循环泵运行电流以及脱硫系统进出口SO2浓度。
2脱硫效果分析
2.1脱硫效率计算方式
脱硫系统入口、出口SO2浓度均来自于在线监测系统,SO2质量浓度均折算成基准含氧量为6%下的浓度。脱硫效率η按式(1)计算。
η=[(C1-C2)/C1]x100%(1)
式中:
C1-脱硫入口SO2浓度;
C2-脱硫出口SO2浓度。
2.2脱硫效率分析
脱硫系统浆液循环泵双泵运行时,采取的组合方式有A+D,B+D,C+D3种运行方式,原烟气SO2浓度在500~1000mg/m3之间变化,脱硫效率变化如图1所示。图1中虚线为排放限值35mg/m3(含氧量6%)时的换算脱硫效率曲线。
图1:2台循环泵不同组合方式下的脱硫效率
从图1可以看到,随着原烟气SO2浓度升高,3种运行方式下系统的脱硫效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SO2浓度上升的同时浆液流量维持不变,导致钙硫比下降,从而引起脱硫效率下降。
整体脱硫效率A+D>B+D>C+D,在SO2浓度小于700mg/m3时,3种运行方式的脱硫效率均能满足排放要求。
在SO2浓度大于750mg/m3时,C+D已经不能满足排放限值要求,B+D也已经逼近限值,需要增加循环泵运行数量。而A+D泵的脱硫效率最高从99.4%开始,直到SO2浓度为1000mg/m3时,脱硫效率仍然能达到97.3%,能够达到排放要求,所以可以作为浆液循环泵双泵运行时的首选方式。
浆液循环泵有3台泵运行时,采取的组合方式有A+B+D,C+B+D,A+C+D3种运行方式,脱硫效率如图2所示。
图2:3台循环泵不同组合方式下的脱硫效率
从图2中可以看到,当采用A+B+D运行方式时,脱硫效果较差,最高98.6%,随着原烟气SO2浓度增加至1400mg/m3,脱硫效率低至97.7%,已经达不到限值要求。而采用B+C+D和A+C+D两种运行方式时,原烟气SO2浓度在1000-1600mg/m3之间变化时,脱硫效果均能够满足要求,两种方式的脱硫效率互有高低,相差值在0.3%左右,脱硫效率基本一致。在原烟气SO2浓度为1000~1600mg/m3时,B+C+D和A+C+D组合均可作为浆液循环泵的运行方式。
图3:4台以上循环泵不同组合方式下的脱硫效率
浆液循环泵4台以上泵运行时,采取的组合方式有A+B+C+D,A+B+D+E以及A+B+C+D+E5台同时运行。从图3中可以看到,当采取A+B+D+E运行方式时,随着原烟气SO2浓度升高,脱硫效率由起始最高98.2%开始迅速下降,在SO2浓度达到1700mg/m3便已超出排放标准。
这是由于E泵功率较小,所提供的浆液有限,在原烟气SO2浓度较高时钙硫比低,没有足够的浆液参与反应,导致脱硫效率低。当循环泵采用A+B+C+D方式运行时,脱硫效率较A+B+D+E方式高约1%,最高值为99.3%,在原烟气SO2浓度达到2300mg/m3时,脱硫效率下降到98.8%,但仍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当5台循环泵全部开启时,整个系统脱硫效率明显提升,当原烟气SO2浓度在1600~3000mg/m3之间变化时,脱硫效率能够维持在99.2%-99.3%。这是由于循环泵数量增加后,进入吸收塔的浆液喷淋量显著增加,提高了塔内反应的钙硫比,浆液与烟气吸收反应更加充分,最终增加了系统脱硫效果。
3能耗分析
浆液循环泵属于高耗能设备,在整个FGD系统中的用电量可占到50%以上。2号机组脱硫装置共配置5台浆液循环泵,在脱硫入口SO2浓度变化不大,烟气量稳定的情况下,投入运行的循环泵数量越多,脱硫效率越高,但此时的耗电量也随之增大。因此,在脱硫系统保证可靠运行的前提下,调节循环泵运行数量,优化循环泵的运行组合方式,能够降低耗电量。
图4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循环泵总电流
浆液循环泵的输出功率尸可由式(2)得出。
式中:
U-循环泵电压,常量;
I-循环泵运行电流,A;
cosφ-功率因数,常量。
由式(2)可知,电流I为实际运行值。因此,可以用循环泵运行电流I作为分析能耗的指标。图4为浆液循环泵不同组合方式运行下的总电流值。双泵A+D运行总电流在250A左右,而5台泵A+B+C+D+E全部开启时运行总电流可达到500A左右,是A+D的两倍。在脱硫效果能满足排放要求的前提下,投入运行的循环泵数量越少,能耗电量越低。
在脱硫入口SO2浓度小于1000mg/m3时,最佳运行方式为A+D;
在脱硫入口SO2浓度介于1000-1600mg/m3时,B+C+D运行电流约340A,A+C+D运行电流约350A,所以最佳运行方式为B+C+D;
在脱硫入口SO2浓度介于1600~2300mg/m3时,最佳运行方式为A+B+C+D;
当脱硫入口SO2浓度大于2300mg/m3时,需要开启全部5台浆液循环泵。
4结论
在FGD系统中,对浆液循环泵运行方式的优化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净烟气SO2浓度低于35mg/m3(含氧量6%),满足超低排放要求;二是浆液循环泵的运行总功率越小能耗越低,因此能够降低整个FGD系统的能耗。
合理地优化脱硫系统的运行方式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在实际运行中,FGD脱硫效率及运行功率受浆液密度、液位、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长期全面的验证才能完善最佳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