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气流干燥机 利用高速流动热气流使湿淀粉悬浮其气流流动过程进行干燥具有传热系数高传热面积大干燥时间短等特点气流干燥也称瞬间干燥固体流态化稀相输送干燥方面应用该法使加热介质和待干燥固体颗粒直接接触并使待...
很多。沈阳远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总部设于沈阳市辉山开发区,占地10000平方米,下设一个科研机构——沈阳东大干燥技术研究所,一个制造厂——辽宁远大干燥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铁岭高新区,占地...
穿流气流箱式干燥机由于热风形成穿流气流,容易引起物料的飞散,对于小颗粒的物料更为明显,所以,在物料盘中上下的分配要合理,以防止物料的分散。因此,必须控制物料盘中的风速,以防止物料的飞散。因此,要合理选...
QG脉冲气流干燥机使用说明书
一、 定型说明 : 本气流干燥机是为干燥淀粉而设计的,其蒸发水分量是以淀粉 初含水量 40%,终含水量 13.5%,时风温度 145℃时测定数据。 二、 用途及适用范围: 本系列气流干燥机适用于各种淀粉不同要求的干燥,另适用于 粒径范围一般在 5um~5mm之间的各种粉状、 颗粒状、块状物 料的干燥,亦广泛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如淀 粉、饲料、农药、合成药、化肥、染料等各种助剂。 三、 工作原理: 1、 经过净化的空气经加热器加热后,温度升至 145°以上时, 湿物料经螺旋加料器送入气流干燥机中, 物料在干燥管中被 高速气流分散,并悬浮在热空气中,气固(物料)作并流运 动。热空气将热量传递给物料。 物料气化的水分进入空气中, 因而在脉冲气流干燥管中, 不断进行着气固间的热质传递过 程,直到干燥管的上部时,物料已接近苛低于临界湿含量 (即 物料干燥过程的恒速干燥期结束) 。这以
干燥机
2、控制器使用说明 2.1 参数设置 将面板左侧上方的拨动开关拨向左方 (设置位置) ,控制器处于设置状态。 此时左边三个 数码管显示参数代码号,右边四位数码管显示设置参数值。 2.1.1 设置参数代码号选择:按下“启动 /代码”按钮,则可以递增参数代码号。共十二 个参数代码( 0~11),可以循环选择。 2.1.2 设置参数值:当选定设置参数代码后,按下“停止 / 参数”按钮,可以递增设置参 数值,可以循环设置。此时,再按下“启动 / 代码”,可以递减设置参数值,可以循环设置。 设置完毕,将拨位开关拨向右方(运行位置) ,则设定值将被写入 E2PROM储存起来 ,即使断 电后仍能保留。如果设置值错误,则会显示 E0、E1和 E2,请重新设定参数。 2.1.3 设置参数代码和参数设置值说明: 2.2 时序图说明: 3、操作过程 3.1 开机前的检查 3
特点:
干燥强度大,设备投资省,蒸发水份能力:50kg/h-1500kg/h。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气流干燥物料全在管道中进行,干燥时间极短(只有0.5~2秒)因此可实行自动化,产品不与外界接触,污染小、质量好。设备成套供应、热源自由选择:基本型由过滤器、加热器、干燥管、风机、旋风分离器组成。用户可根据需要添置除尘器或其他辅助设备。在加热方式选择上,气流干燥设备有较大的适应性,用户可根据所在地区的条件选用蒸汽、电、热风炉加热,同时又可根据物料耐热温度(或热风温度)选择;≤150℃时,可选用蒸汽加热;≤200℃时,电加热(或蒸气加热,电补偿或导热油加热);≤300℃时,燃煤热风炉;≤600℃时,燃油热风炉。
每日保养内容
1.每天每班前检查前置过滤器上的自动排污阀。
2.检查换塔和升压的动作是否正常。
3.检查运转条件、进口压力、进口温度和空气流量。
4.检查水份指示器,蓝色表示干燥,粉红色表示潮湿。
5.检查消声器是否脏堵,再生塔回冲压力过大表示消声器需更换。
6.检查前置过滤器和后置过滤器压力降,如果压力降超过0.5bar,更换滤芯。
干燥机每月保养内容
1.检查无热和有气流生干燥机的控制气路过滤器。必要时更换。
2.检查气流式干燥机导向过滤器的过滤芯,如有必要请更换。
3.检查气流式干燥机的吸气过滤器,如有必要请更换。
每季度保养内容
1.检查前置和后置过滤芯,检查堵塞情况和可能的损坏,根据需要更换。
2.用压缩空气吹扫安全阀。
3.检查输出的露点状态。
料斗中的物料由加料器均匀地铺在网带上,网带采用12-60目不锈钢丝网,由传动装置拖动在干燥机内移动。干燥段由若干单元组成,每一单元热风独立循环,其中部分尾气由专门排湿风机排出,每一单元排出气量均有调节阀控制。在上循环单元中,循环风机出来的风由侧面风道进入单元下腔,气流向上通过换热器加热,并经分配器分配后。成喷射流吹向网带,穿过物料后进入上腔。干燥过程是热风气流穿过物料层,完成热量与质量传达过程。上腔由风管与风机入口相连,大部分气流体循环,一部分温度较低含湿量较大的气体作为废气经排湿管、调节阀、跳湿风机排出。下循环单元中,循环风机出来的风先进入上腔,向下经换热器加热,穿过物料层进入下腔,下腔由侧面风道及回风管与风机入口相连,大部分气体循环,一部分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