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Oracle Database 11g管理与开发》是2014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俊生。
NaCl在熔融或形成溶液时发生电离,产生Na+和Cl-。Na+被电解设备的负极吸引,由于它的活性很强,在负极处于水中的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水中的氢离子将电子传递给氯离子,失去电子,成为氢气,在负...
SQL SERVER 数据库应用技术第二版(张浦生主编)课后习题答案,谁有急求! 浏览次数:29次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2 小时 | 提问者:普罗旺斯987 | 检举 还能输入 9999 ...
偏重的行业不同。如果是大型偏工程类的项目,且存在多项目组合管理,可以选择Oracle P6;如果是IT项目组合管理、产品研发类、软件开发类,需求比较复杂、存在个性化开发及多项目组合管理的大型项目,那么...
甲骨文OracleERP鞍钢成本管理汇总
甲骨文OracleERP鞍钢成本管理汇总
基于PB和ORACLE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开发
物流管理系统是一个公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保证了数据的完整和安全,实现了对商品的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基于某一农药公司的物流管理需求,本文利用Power Builder和Oracle数据库工具设计一个合适的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满足了该公司的物流管理需求,其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的录入,基本信息的简单查询,以及对基础数据的统计。经过系统测试运行结果表明,基于PB和ORACLE设计的物流管理系统能够满足该公司的物流管理需要,并有助于该公司的办公自动化。
绪论1
一、 学习和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的及意义1
二、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内容5
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8
【案例阅读】11
【本章小结】12
【复习与思考】12
【进一步阅读书目】12
第一篇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15第一节 人力资源15
一、 资源与人力资源的相关概念15
二、 人力资源的特点和作用19
三、 人力资源的分布和结构22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24
一、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述25
二、 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28
三、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29
四、 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31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34
一、 管理34
二、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与特征36
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关系40
【案例阅读】42
【本章小结】43
【复习与思考】44
【进一步阅读书目】44目录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基础45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人事管理思想45
一、 古代的人才观念45
二、 近代的人才思想46
三、 现代的人事管理思想48
第二节 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的起源与发展50
一、 人力资源理论产生的基础50
二、 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51
第三节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52
一、 人力资本理论 52
二、 潜能开发理论54
三、 求知欲库克曲线与可持续开发 56
四、 人性假设理论56
五、 激励理论59
第四节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71
一、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71
二、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72
三、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73
【案例阅读】74
【本章小结】75
【复习与思考】76
【进一步阅读书目】76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者与管理环境77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者77
一、 管理者77
二、 人力资源管理者79
三、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85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88
一、 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影响89
二、 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91
三、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96
【案例阅读】102
【本章小结】103
【复习与思考】103
【进一步阅读书目】103
第二篇 人力资源规划选择
第四章 人力资源规划107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107
一、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107
二、 人力资源规划的类别108
三、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110
四、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111
第二节 人力资源战略112
一、 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112
二、 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113
三、 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的关系115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供需预测与平衡116
一、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116
二、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119
三、 人力资源供需平衡121
第四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123
一、 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123
二、 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125
【案例阅读】129
【本章小结】130
【复习与思考】130
【进一步阅读书目】130
【实践指导】131
第五章 岗位分析133
第一节 岗位分析概述133
一、 岗位分析概述133
二、 岗位分析常用术语135
三、 岗位分析的内容136
四、 岗位分析的作用137
五、 岗位分析的原则140
第二节 岗位分析的程序141
一、 前期准备阶段141
二、 岗位分析的调查阶段 141
三、 资料分析阶段142
四、 结果完成阶段143
五、 控制和运用阶段145
第三节 岗位分析的方法145
一、 定性的岗位分析方法145
二、 定量的岗位分析方法148
三、 职位分类法149
四、 定编定员法152
【案例阅读】155
【本章小结】156
【复习与思考】157
【进一步阅读书目】157
【实践指导】157
第六章 招募与录用159
第一节 员工招募159
一、 招募的含义159
二、 招募的目标160
三、 招募的意义161
四、 招募的原则162
五、 招募的程序163
第二节 员工的选拔录用165
一、 选拔录用的含义166
二、 选拔录用的意义166
三、 选拔录用的原则167
四、 选拔录用的程序168
五、 录用考核技术171
【案例阅读】173
【本章小结】174
【复习与思考】174
【进一步阅读书目】175
【实践指导】175
第三篇 人力资源使用管理
第七章 绩效管理179第一节 绩效管理概述179
一、 绩效179
二、 绩效管理181
三、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关系184
第二节 绩效管理的过程185
一、 绩效计划185
二、 绩效实施188
三、 绩效考核188
四、 绩效诊断196
五、 绩效总结197
第三节 绩效考核的技术与工具197
一、 评定量表法197
二、 员工比较法200
三、 书面鉴定法202
四、 其他绩效考核方法203
【案例阅读】206
【本章小结】207
【复习与思考】208
【进一步阅读书目】208
【实践指导】208
第八章 人员素质测评210
第一节 人员素质测评概述210
一、 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210
二、 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211
三、 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213
第二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过程215
一、 准备阶段215
二、 实施阶段217
三、 结果分析阶段219
四、 结果调整反馈阶段219
五、 素质测评结果的运用220
第三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技术221
一、 心理测验221
二、 面试223
三、 评价中心225
四、 行为模拟测试226
五、 其他方法227
【案例阅读】228
【本章小结】230
【复习与思考】230
【进一步阅读书目】230
【实践指导】230
第九章 薪酬管理233
第一节 薪酬管理概述233
一、 薪酬233
二、 薪酬管理237
第二节 薪酬管理的内容245
一、 配置薪酬形式245
二、 薪酬结构与薪酬结构设计249
三、 薪酬水平的设计251
四、 制定支付策略256
【案例阅读】259
【本章小结】260
【复习与思考】260
【进一步阅读书目】260
【实践指导】261
第四篇 人力资源培育
第十章 职业生涯管理265第一节 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管理265
一、 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265
二、 职业生涯管理的特征266
三、 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267
第二节 组织成员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269
一、 组织成员进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时考虑的因素269
二、 组织成员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270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成员职业生涯途径管理271
一、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271
二、 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和途径276
三、 职业生涯途径管理277
第四节 职业生涯周期的组织成员管理279
一、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279
二、 职业生涯周期的管理281
【案例阅读】284
【本章小结】285
【复习与思考】285
【进一步阅读书目】286
【实践指导】286
第十一章 员工培训288
第一节 员工培训概述288
一、 员工培训的含义与特征288
二、 员工培训的目的289
三、 员工培训的分类290
四、 员工培训的原则292
五、 员工培训的内容293
第二节 员工培训的过程与方法295
一、 员工培训的机构295
二、 员工培训的过程296
三、 员工培训的方法303
第三节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309
一、 组织学习的含义309
二、 学习型组织的含义310
三、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310
四、 学习型组织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312
第四节 人力资源的磨损与维护312
一、 人力资源磨损312
二、 人力资源磨损的原因313
三、 人力资源磨损的维护对策314
【案例阅读】316
【本章小结】317
【复习与思考】318
【进一步阅读书目】318
【实践指导】318
第五篇 人力资源流动维护
第十二章 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323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内容与法律特征323
一、 劳动关系概述323
二、 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325
三、 劳动关系的内容与特征328
第二节 劳动争议及建立新型劳动关系329
一、 劳动争议概述329
二、 劳动争议的处理331
三、 新型劳动关系333
第三节 社会保障335
一、 社会保障的概念335
二、 社会保障的特征335
三、 社会保障的范围336
四、 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336
【案例阅读】338
【本章小结】339
【复习与思考】340
【进一步阅读书目】340
【实践指导】340
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流动管理342
第一节 人力资源流动概述342
一、 人力资源流动的含义和类型342
二、 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和原则343
三、 影响人力资源流动的因素345
四、 人力资源流动理论347
第二节 人力资源流动管理349
一、 员工内部流动管理349
二、 人员流出管理352
第三节 人才市场358
一、 人才市场的开办359
二、 人才市场的种类与形式360
三、 我国人才市场的特征362
【案例阅读】363
【本章小结】364
【复习与思考】364
【进一步阅读书目】364
【实践指导】364
参考文献367 2100433B
景区开发与管理主要研究旅游景观学、景区景观植物学、景区规划与设计、景观导游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景区规划、景观设计、景区服务与旅游管理等。例如:九寨沟景区自然资源开发与设计,园林等景观规划与设计,景区事故预防与处理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而组织之问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的竞争。谁能拥有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和保持不败的优势。管理学大师彼得斯指出:“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重要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
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的正是关于组织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套现代理念、合理模式和科学方法,它们是所有组织的领导者
和管理者都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本书作为苏州大学管理学重点课程群建设的成果,力求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论述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全书共15章,可分为5个部分:一是总论,包括第一、二章;二是人力资源配备,包括第三、四、五章;三是人力资源开发,包括第六、七、八章;四是人力资源激励,包括第九、十、十一章;五是人力资源保护与整合,包括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在结构上,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全书通过15章的内容,系统介绍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整体结构完整规范,逻辑顺序设计合理。
2.在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均衡结合。全书每章均有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通过阅读本书,既可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素养,又可以增强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践能力。
3.在写法上,注重简明性和通俗性。全书力求以缜密的思维、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反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为便于读者复习和思考,每章后都配有复习思考题和案例讨论题。
本书是苏州大学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几位专业教师通力合作的成果,他们都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硕士学位,且多年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或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全书由陈东健设计并提出编写大纲,刘进才对大纲提出了修改意见。各位作者的具体写作分工是:陈东健负责第一、十二、十三章;刘进才负责第二、六、九、十五章;陆丹负责第三、七章;汪晓媛负责第四章;章小波负责第五、八章;周芳负责第十、十四章;龚咏梅负责第十一章。最后,由陈东健对全书初稿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苏州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孙永正教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各位作者在写作中还引用和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著作和论文,因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在此一并向著作者表示谢忱。
虽然我们在写作中力求精益求精,但限于学力,本书仍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真诚希望使用本书的师生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吸收
陈东健
200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