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CLAM钢TIG焊接接头性能及其在液态锂铅中腐蚀行为研究》是朱强撰写的一篇论文,由雷玉成指导。
副题名
外文题名
论文作者
朱强著
导师
雷玉成指导
学科专业
学位级别
工学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江苏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2011
关键词
钢 熔焊 焊接接头 热处理 耐蚀性
馆藏号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05721532
馆藏目录
\ \
钢筋在混凝土构件中主要是承受拉力,钢筋接头是钢筋承受拉力时的薄弱环节,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处。 (1)单跨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不宜设在跨中1/2范围内; (2)连续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上部...
1、框架柱的纵筋要焊接连接,接头是根据标准图集算出来的,软件不用设置 2、 陕西定额规定,板中马蹬筋的长度是2H(板厚)+200MM 3、框架梁中的接头在构件中是可以分出来的
我们的地下车库底板及顶板钢筋,与原来一期钢筋接头时,由于一期钢筋甩头有点生锈,套筒连接不行,故此采用单面焊接,已办理洽商,可以自己做补充定额子目去计算钢筋单面焊接的费用。
TIG焊电弧重熔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试验研究了TIG焊电弧重熔前后焊接接头的形状与尺寸、金相组织、硬度、焊接残余应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TIG焊电弧重熔后母材与焊缝之间过渡平滑,重熔区硬度变化不大,焊趾处焊接残余应力明显降低,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第1章焊接接头静载力学行为
焊缝金属是由焊接填充材料和局部母材共同熔化并凝固后而形成的铸造组织区域,焊 缝金属的性能取决于这两部分材料熔化后的成分和组织。 熔合区是焊缝金属边界上固液两相交错共存并随后凝固的部分,是焊缝金属与热影响 区相互过渡的区域。熔合区很窄,因此宏观上又称为熔合线,但它却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 的地带,经常出现由于该处的某些缺陷而引起焊接结构破坏的现象。 热影响区是紧邻焊缝金属的母材受热作用影响而发生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 域,其宽度与焊接方法及热输入量大小有关。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变化又与母材的化学成 分、焊前热处理状态及焊接热循环等因素有关。 部分母材区主要是指受焊接热循环和热塑性变形作用而具有较大残余应力的区域。有 时将焊接热影响区和部分母材区统称为近缝区。 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主要因素:材质方面;力学方面。 (P3) 咬 边 裂 纹 裂 纹 图 1-2 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主要因素 习题与思考
TIG焊接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焊接的材料范围广.包括厚度在0.2mm及其以上的工件,材质包括合金钢、铝、镁、铜及其合金、灰口铸铁、普通钢、各种青铜、镍、银、钛和铅.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焊接薄的和中等厚度的工件,在较厚的截面上作为焊根焊道使用.
TIG焊接法对环境风力要求苛刻,当环境风力大于4m/s时,将影响气体的保护效果,焊接效率低,适合一些精细产品构件的焊接;
焊接效率低、成本高;
对焊前清理要求严格;
需要特殊的引弧措施,高频引弧对人体有害;
紫外线强烈、臭氧浓度高。2100433B
DP钢激光焊接接头在冲压成形及碰撞过程中的变形行为直接影响汽车车身焊接构件的服役可靠性。本研究通过实验测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DP钢母材及激光对接焊接头拉伸性能、焊缝成形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动态载荷下焊接接头的断裂位置、拉伸变形吸收功与应变速率的关系;以实验结果为依据,明确应变速率对模拟焊接热履历的回火DP钢拉伸性能及变形吸收功的影响规律,阐明在不同应变速率变形过程中位错运动与马氏体回火程度(马氏体软化、碳化物析出含量及分布)的本质关系,构建动态载荷下DP钢激光焊接接头的变形及断裂机理模型。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汽车车身材料DP钢激光焊接接头结构设计提供基于动态力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加快我国以节能减排和保障驾乘安全为标志的新一代汽车用AHSS钢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前汽车制造业对于车身轻量化和服役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使以双相钢(DP钢)为代表的先进高强钢(AHSS钢)在车身结构件上广泛应用。由于制造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激光焊接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焊接,将成为汽车制造中的重要焊接方式。汽车在生产和高速冲撞过程中,车身的部分结构件应变速率最高可达1000/s,焊接接头作为车身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将承受动态载荷的作用,接头组织和性能的不均匀性会影响整个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本工作针对广泛应用于当今汽车制造领域的DP钢及其激光拼接焊接头,系统研究了应变速率对DP钢及其激光焊接接头动态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和机理,以进一步揭示动态载荷下其力学性能改变的本质。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汽车车身材料DP钢激光焊接接头结构设计提供基于动态力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加快我国以“节能减排和保障驾乘安全”为标志的新一代汽车用AHSS钢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当应变速率超过10/s后,DP780钢的强度和应变硬化指数明显提高;塑性在30—500/s范围内出现大幅度增加的现象。高应变速率的变形过程中,铁素体基体中位错运动速度加快,导致“近程阻力”增大,使DP780钢的变形抗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在应变速率达到30/s之后,铁素体中可动位错数量的大幅度提高,是DP780钢均匀伸长率和断后伸长率在30—500/s范围内得以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与母材相比,DP780钢激光焊接接头的变形行为对应变速率的敏感性更为显著。随应变速率的增加,DP780钢激光焊接接头的强度提高,塑性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在较低应变速率(<10/s)条件下,随应变速率增加,焊接接头的强度有所提高,但变化幅度不大,塑性降低相对较明显;当应变速率超过10/s后,强度的提高幅度增大,而塑性在应变速率10—100/s范围内有所恢复后继续降低。DP780钢激光焊接接头拉伸变形过程中宏观力学行为的应变速率敏感性主要取决于DP780钢母材在不同应变速率下变形行为及机制的改变。随应变速率的增加,DP780钢激光焊接接头断裂位置距焊缝中心线的距离显著降低,断裂位置由母材区转移至热影响区的软化区。动态载荷下,DP780钢激光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组织塑性变形行为应变速率依存性存在差异,是焊接接头断裂位置表现出明显应变率效应的本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