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提高“山西水利网”建设管理水平,将网站建设成为水利新闻宣传及政务信息公开的最佳最快平台。结合工作重点,不断丰富网站栏目。通过在网站开设专题栏目,宣传阶段性重点、亮点工作。2018年,网站开设了“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专题”“水利厅‘三基建设’专题”“水利厅宪法宣传专栏”“2018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专题”等10个专题专栏。按照新闻及时性要求,不断加快网站信息更新速度。在加强新闻宣传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上下功夫,坚持各类动态类新闻信息即时更新,通知公告类新闻信息当日更新,“三晋水事”、“行业新闻”、“市县动态”等栏目每日更新,为社会各界了解水利工作提供了最佳、最快、最全平台。2018年,山西水利网共发布新闻类信息4382条,政务公开信息563条,水利新闻视频31个,图片138幅。主网站日均访问量达7千余人次,年浏览量达2249967万人次。“山西水利”微信公众平台于2018年12月8日上线试运行,重点反映新时代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成就、工程建设新举措、脱贫攻坚新成效,重在传播各地兴水治水新做法与新经验,发布重要水事信息,普及水利常识。“山西水利”微信公众号共刊发图文信息43条 。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新增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63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其中,工作动态类信息24条,占4.3%;决策信息3条,占0.5%;行政职权信息536条,占95.2%。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媒体发布部分主动公开信息。
三、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水利舆情工作是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一项必须抓紧抓实的重要基础工作。近两年,我们不断加大舆情监测频率,扩大水利舆情信息搜集范围,安排专人实行每日24小时舆情全媒体监测,做到重大舆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努力提升水利舆情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于水利负面舆情信息,做到第一时间上报,并主动与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分析研判舆情和关注舆情走势,妥善引导舆论,及时化解舆论危机。目前共编发《山西水利舆情周报》42期;《山西水利舆情专报》54期;《山西水利新闻统计月报》10期。
(二)为贯彻实施好《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国办发〔2017〕47号),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相关要求和绩效评估标准,厅科外处负责厅直单位网站集约化建设工作,编制完成《省水利厅网站集约化方案》,实现“四个统一”——统一软件平台、统一硬件平台、统一安全防护体系、统一技术运维,通过大力整合网站信息资源,促进政务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不断健全网站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政府网站信息安全防护等级,完善网站安全预警和重大安全事件处置机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为提高应对突发网络安全事件能力,我厅举行了网站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网站受攻击时可能出现的极端网络环境,针对设置的突发事件场景及后续发展场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实现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过程。
(三)按照省政府要求,我厅已与省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在山西省水利厅的门户网站“山西水利网”以及移动客户端,使用山西政务服务平台的政务服务数据,将“山西水利网”首页重点栏目“在线服务”直接链接引导至山西政务服务平台的山西省水利厅频道,同时将“在线服务”栏目下的子栏“行政许可受理状态”直接链接至山西政务服务平台的进度查询界面,在保障数据源唯一的原则下,已实现了两个平台同源发布政务服务信息。
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一)我厅在水利网政务公开栏目开设了财政预决算子栏目,集中公开各年度部门财政预决算。
(二)围绕“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制定了相关公开规定,使我厅批准服务、结果信息;招投标信息;重大设计变更信息;施工有关信息;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竣工有关信息,及时准确的在各政务公开平台公开。
取水许可、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等涉水事项审批,通过山西政务服务网“山西省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系统”公开,同时审批结果在山西水利网公开。
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水保〔2017〕365号)要求,2018年在山西水利网公开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证明116条。
2018年,山西省水利行业招标投标信息按规定全部在山西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和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山西省)及时进行了公开,同时厅管项目还在山西省水利厅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全年厅管项目在上述3个媒介共发布招标公告34件、中标候选人公示32件、中标结果公示32件;在山西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公开投标方面行政处罚信息5件,同时报送水利部,在全国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服务平台进行了公开;十一届省委第二轮巡视发现的招标投标方面违法违规问题中,对涉及到的13家单位市场不良行为处罚信息,以《山西省水利厅关于对十三家单位市场不良行为予以处罚的通报》(晋水基建便〔2018〕5号)进行了全省通报。
(三)按照省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梳理的通知》要求,我厅已梳理完成了服务主题、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等相关要素的省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汇总,并上报省政务服务中心,同时已按要求完成首批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的录入工作。目前,涉及水利的公共服务事项共有5项,分别是:水情、雨情信息服务、水资源公报发布、节约用水主题宣传活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和基本水文年鉴资料查询、抄录服务。按照通知要求,我厅以依申请办理的六类权力事项(许可、给付、奖励、确认、裁决及其他)为重点,通过逐一对照检查,将办事指南中缺失要素进行认真梳理,目前已按要求将相关内容全部录入事项动态管理系统 。
五、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我厅共受理有效信息公开申请55件,同意公开30件,占55%。不同意公开25件:涉及商业秘密5件,占9%;不属于本行政机关的20件,占36%。对受理的信息公开申请,我厅严格按照规定期限进行答复,并能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政府信息。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主要是与资金拨付、重点项目批复相关的信息。从申请人来看,在受理的全部申请中,公民申请49件,占全部申请的89%,法人申请6件,占全部申请的11%。
六、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8年我厅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行政复议案件情况和行政应诉案件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2018年无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当前,我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和范围、信息公开更新速度有待加强,部门信息未能有效归类放置到有关栏目等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好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一是进一步充实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内容。继续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依法依规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二是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在继续发挥好门户网站作用的基础上,要加大利用电台、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公开信息的力度。三是加强公开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公开队伍和人员建设,建立健全厅直各单位政务公开协作机制,加强《条例》和《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学习,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规范、保密审查、信息公开申请等重点环节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
(1)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个人简历:潘军峰,男,汉族,1957年12月生,山西临猗县人,博士学历。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87年4月加入中国,中共山西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1974年3月山西万荣...
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厅水电局 水利建筑工程局 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汾河灌溉管理局 汾河水库管理局 漳泽水库管理局 汾河二库管理局 三门峡库区管理局 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利水电勘测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编制《福建省水利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将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服务。本《指南》...
2008年广州市番禺区建设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1 - 2008 年广州市番禺区建设局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广州市番禺区建设局 2009年 2 月 引 言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广 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 要求,由广州市番禺区建设局编制的 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 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 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 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本 局网站(网址 :http://js.panyu.gov.cn )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 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广州市番禺区建设局 , 地址:市桥街禺山大道 104号区建设局大楼 ,电话 :84834383 。 一 概 述 2008 年,在区政务公开办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本局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精神
省水利厅召开年度工作汇报会
1月17日,吕振霖厅长主持召开厅务会议,传达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厅机关各处室及厅直各单位的年度工作汇报及2011年度工作安排计划。全体在宁厅领导参加会议。去年,全省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防汛防旱
吉林省水利厅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现将《吉林省水利厅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予以公布。本报告由“工作完成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六个部分组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现将《吉林省水利厅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予以公布。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总体情况。2020年,吉林省水利厅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全年发布信息1699条,其中概括类信息更新量278条、政务动态信息更新量1355条、信息公开目录信息更新量66条,互动交流留言办理71条,利用移动媒体微博、微信发布信息量440条,关注和订阅量31223个,办理依申请公开8件,基本涵盖全省水利重点工作,特别是着力公开重大项目、水利扶贫、河湖长制、“放管服”改革、社会公益事业、扫黑除恶、农村饮水安全、水利安全生产和水资源节约保护、预决算等方面政府信息,有效有力传达吉林水利声音。
(二)加强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问题。一是加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水利政策文件的解读,在水利厅网站对于群众关切的政策文件,通过图文形式让群众读懂所需政策文件;二是进一步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切实增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互信,保证对群众提问即问即答,及时回应群众对水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强化平台管理,保障公开渠道畅通。一是按照政府网站管理规范和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厅网站信息公开平台的信息发布维护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定期发布信息,加强网站的常态化管理,做到信息内容准确并及时更新,保障栏目更新频率。二是结合水利工作开展水利政策宣传、水利热点、重大水利工程动态等微信推送,让群众多维度的掌握水利工作信息。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 制作数量 |
本年新 公开数量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规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2 |
2 |
59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许可 |
16 |
0 |
312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11 |
17 |
176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处罚 |
0 |
0 |
0 |
行政强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2 |
0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0 |
0 |
|
2020年本行政区域(或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总数量(非新闻类、消息类):66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5 |
0 |
0 |
0 |
0 |
0 |
5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5 |
0 |
0 |
0 |
0 |
0 |
5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5 |
0 |
0 |
0 |
0 |
0 |
5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0年,省水利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为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厅将进一步结合水利行政工作实际,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将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以社会关注度高、公共利益大的政府信息作为突破口。二是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优化政府信息管理、信息发布、解读回应、依申请公开、公众参与、监督考核等工作流程,确保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安排,及时发布更新政府信息。三是加强培训学习,推动全厅干部进一步领会和贯彻《条例》精神,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2018年珠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现公布2018年珠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复议和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说明与附表等八个部分。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8年,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五公开”,拓展公开渠道,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
(一)突出公开重点,加大主动公开力度。
加强政务公开的统筹协调指导,印发《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通知》珠府办函〔2018〕156号。
制定了《珠海市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动态调整我市权责清单,根据全省统一部署,通过“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事项目录管理系统”重新梳理出42个单位的珠海市人民政府权责清单共计6628项(比2017年底的9078项减少2450项,精简率27%),并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和市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
进一步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对社会广泛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建议和提案,承办单位原则上要公开答复全文。市政府网站开辟了建议提案公开专栏,及时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积极组织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市市场监管部门制定了《2018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公示信息抽查特定计划》、《2018年港澳外资企业公示信息特定抽查计划》、《2018年个体工商户公示信息抽查年度计划》、《2018年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年度计划》等4个“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去年,共抽查商事主体11560户,并将抽查结果在珠海市商事登记许可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上公示。
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信息公开、公共资源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指导和督促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制定重点领域的工作方案,并在本单位网站公开。
(二)回应社会关切,强化政策解读及政务舆情工作。
制定《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政府系统政策解读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明确政策解读的主体、程序和内容。在市政府门户网站、《珠海市人民政府公报》开设政策解读专栏,对重要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市政府各部门也通过电视、报纸、政务新媒体、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等方式,深入解读政策背景、重点任务、后续工作考虑等,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全年共发布政策解读文件479篇。举办新闻发布会136场,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活动15次。
围绕社会重大关切加强舆情回应。建立完善与宣传、网信、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提高政务舆情回应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稳妥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回应工作,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进一步建立完善网民留言、咨询的受理、转办和反馈机制,及时处理答复网民问题,制定《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群众来信处理办法的通知》,规范办理群众来信。2018年办理人民网、南方网等网络问政平台给市长的留言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网民给省长留言意见300多条,及时回应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总结分析,对网络留言反映较多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类统计、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和部门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更好服务。珠海市政府被人民网评为2018年度“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三)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5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2批次调整,行政许可(主项)从1264项减少为332项,精简率73.7%。清理规范市直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公布保留服务事项122项。12个市市直单位承接了78项省级职权。根据各区(功能区)自然条件和功能定位,将市级108项行政管理事权下放至各区(功能区),有力增强各区(功能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的工作,将开办时间从2017年平均12.6天压缩至2天。进一步压减投资建设领域行政审批事项,在建设工程领域进行程序性审查或备案实行“马上办”,原则上不超过1个工作日;行政许可类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时限压缩到法定时限的30%以内,原则上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在全省率先实施“先证后核”审批模式,通过简化程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获证后30日内完成现场核查。在横琴自贸区开展138项行政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对接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邀请符合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进驻市级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形成统一规范、开放竞争、健康有序的中介服务市场。
推进政务服务“全城通办”和“最多跑一次,网上零跑动”。推进“全城通办”,建立“政务信息共享、全城通办”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分两批公布“全城通办”事项清单,共涉及户政、公积金、税务、社保、公安、规划、国土、不动产、教育、卫生等部门1302项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多点受理、全城通办”,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改革,市政务服务大厅共向社会公布了348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占大厅全部进驻事项约80%,各区(功能区)“最多跑一次”事项累计达到2828项。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持续优化网上办事服务,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理,让“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推动事项办理实现“网上零跑动”。目前,共有195项行政服务事项、178项公共服务事项可通过网上办理实现到现场跑动次数为零。
全面开展证明事项清理。按照国家、省的工作部署,对我市地方性法规、市政府规章、市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范性文件自行设定的证明事项进行了两轮清理。经清理,共取消134项证明事项(第一轮清理取消了65项,第二轮清理取消了69项),均已发文向全社会公布。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升级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在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市投融资增信平台推进公共信用信息与信用产品的应用。市政府印发《珠海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方案》,加强信用联合奖惩,在全省率先梳理细化涉及52个部门,446个措施类别,1406个联合奖惩具体措施,形成《珠海市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印发《珠海市商事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初步建立商事主体信用管理体系,将把商事主体的商事行为信息在统一的公示平台上进行对外公示、客观评价,实现社会公众参与、商事主体自律、行业协会监督、行政部门管理共治的社会化监督和管理新格局。
(四)加强平台建设,着力拓宽公开渠道。
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开展网站抽查,对抽查发现的网页不连通、信息更新不及时、存在空白栏目等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进行了整改。继续定期统计通报各相关单位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平台)信息更新发布、网上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组织实施全市政府网站考核工作。
创新政务新媒体建设,做好“珠海政声”微信公众号运营。“珠海政声”微信公众号已于2018年6月正式开通,基于“指尖上的珠海政府”的总体定位,借助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塑造良好的政府公共形象,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好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重大部署、重要政策以及合理有序回应公众关切,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加强市民热线建设。市民服务热线整合了27个部门32条热线,与110报警应急电话实现三方联动,与全市59个政府部门和16家国企进行了业务对接,更好地实现了“一号接听、一号服务”。2018年,市民服务热线呼叫总量为146.7万个,接到群众咨询129万个,投诉16.35万个,举报0.82万个,建议表扬0.71万个。
继续办好《珠海市人民政府公报》。全年共编印22期,在各级档案馆、图书馆、行政服务中心等免费赠阅。
(五)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政务公开规范化。
印发《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试行)的通知》、《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政府系统政策解读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等,规范信息公开行为,严格执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加强业务培训,承办省府办公厅2018年度全省政务公开、政府网站与政务舆情工作培训会,组织全市政府网站培训。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我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1278条,通过网站公开信息121278条,通过政府公报公开信息205条,举办新闻发布会136次,进行政府网站在线访谈15次,通过新闻媒体、政务微博微信公开信息63432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市政府和市直各部门、各区政府(管委会)2018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202件。其中,当面提交申请的687件,占57.2%;网络提交申请的427件,占35.5%;信函提交申请的88件,占7.3%。
在1202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的1202件,答复率100%。其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133件,占11%;“同意公开答复”781件,占65%;“同意部分公开答复”43件,占3.6%;“不同意公开答复”59件,占4.9%;“其他”6件,占0.5%。
四、咨询情况
2018年,共接受咨询56934人次。
五、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
2018年,全市无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进行收费的情况。
六、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8年度我市针对各有关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案27件,行政诉讼案31件。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虽然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事政务及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兼职过多,影响了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二是政务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化程度不足,工作随意性大。三是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上级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上级对政务公开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认真做好解读工作。不断拓展政务公开层面,推动政务公开向基层延伸。
二是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继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拓宽优化政务公开渠道,加强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媒体载体建设,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提升政务公开能力。
三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督促检查。继续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促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平衡发展,提高政务公开工作实效。
(一)网站信息公开情况
2018年,厅门户网站积极优化栏目内容,开展栏目建设。一是新增设专题栏目三个。新开设了“会展信息专栏”。全年共发布山西省展览馆、中国煤炭博物馆等展馆的会展信息27条。新开设“效能建设专栏”,发布我厅效能建设相关信息12条,并在首页公布效能建设举报电话及邮箱。新开设“要闻转载专栏”,及时转载商务部、省政府等重要信息186条。二是为推进商务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在首页公布扫黑除恶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连续4个月在网站首页悬挂扫黑除恶飘窗。三是将网上办事栏目,替换为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并链接到山西政务服务平台我厅办事栏目页面,方便了办事群众。四是新增文章转载功能,进一步方便群众将网站文章转载到微信、微博、QQ及QQ空间,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
2018年共发布工作动态252条,商务信息201条,工作通知100条,市县商务、园区建设235条,视频新闻22条,市场监测46条,其他信息867条,各类信息合计浏览量接近七十万次,未发生一起网民留言找错事件,信息发布做到了及时、准确、零失误 。
(二)网站互动交流情况
为增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我厅不断加强门户网站中“厅长信箱”和“在线访谈”专栏的管理,及时更新内容,主动回应公众关切。一是“厅长信箱”互动专栏,由专人负责管理。2018年,省商务厅网站厅长信箱接收问题49条,其中业务咨询47条,个人诉求2条,针对所有问题基本都给予了直接、详细的解答,回复率达到100%。二是“在线访谈”专栏突出热点、重点问题。2018年11月,针对开发区高质量转型发展问题,我厅分管开发区工作的负责人接受了在线专访,就推动我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背景、顶层设计、“三制”改革进展情况、依法授权、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三)社会媒体发布情况
一是借助电视台及时发布商务热点问题。2018年通过与电视台新闻栏目合作,共发布信息41条,主要涉及招商引资、外贸进出口、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企业“走出去”、促进消费等领域。二是借助网络、报纸等媒体,及时发布各类展会活动。2018年,我厅诚邀各大媒体参加了我厅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2018津洽会、2018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参会、南京招商引资推介会、第20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粤港澳招商考察等各类招商招展活动,有效的宣传了招商引资新成果,山西转型发展新形象。
为举办好第七届能源博览会,8月31日,2018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暨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组委会秘书处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厅长韩春霖向社会发布了本届论坛及能源产业博览会有关情况,并于9月12日,接受了媒体记者的专访,介绍了本届能博会的亮点、创新和主题,同时在我厅门户网站进行发布。
(四)运行监测信息发布情况
2018年,省商务厅继续与山西经济日报、山西商报合作发布《市场监测信息快报》,全年共发布《市场监测信息快报》60期。与此同时,省商务厅还在山西经济日报社微博、天天快报微信上发布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信息,全年各发布48期。依托山西商务预报平台,2018年全省各市围绕当前消费市场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进一步加大信息发布力度,不断提高信息发布质量,充分发挥了信息引导作用。2018年全年累计发布各类市场信息6515条,其中原创信息3224条,被商务部主站采用信息875条。
(五)审批事项政务公开情况
2018年,省商务厅严格落实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双告知”认领和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制度,及时将修改后的行政审批服务指南在厅门户网站上发布,便于群众了解事项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申报材料及办理地点等相关信息,方便群众办事;对涉及加油站规划确认、改(扩)建、注销其零售经营资格等信息及时在厅网站、山西省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网站公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将审批后的行政许可信息推送至省发改委信息公示平台,一年来,我厅共推送涉企信息事项499件。
二、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省商务厅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111条,其中行政职权类45条,占4%;政策法规类信息91条,占8.2%;工作动态类信息801条,占72.1%;决策类信息102条,占9.2%;其他类信息72条,占6.5%。全部做到及时、准确。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省商务厅共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起。
四、咨询处理情况
2018年,省商务厅网站厅长信箱接收问题49条,其中业务咨询47条,个人诉求2条,全部进行了答复落实。
行政审批处全年共接到电话咨询、现场咨询3000余起,咨询内容主要涉及行政审批事项,均做到了有问必答、耐心解释、一次性告知。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本年度未发生针对省商务厅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和申诉案件。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情况
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无专项经费支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咨询实行免费,未收取任何费用。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8年,省商务厅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渠道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内容进一步深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省政府和群众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重点、热点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连续性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与公众互动交流渠道有待进一步开发。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效率,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更加全面充分的反映商务工作的政策措施,重点加强对热点问题和重点工作的持续深入报道,切实保障和服务公众对政务信息的需求。
二是完善政务公开机制。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拓宽公开渠道。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从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提出要求,提供更高水平、高质量的公开内容 。